留学申请季来到,留学市场稳步向好,哪些国家更受青睐?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发表时间:2022-10-26 22: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2022-10-2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图/受访者供图

金秋10月,随着多所海外院校开放2023年度的留学生申请,各准留学生家庭纷纷开始进入忙碌的选校、申请准备期。那么近年来留学市场情况如何?同学们的选择又有哪些新动向?

英美澳日留学“火热”

伴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相对稳定,留学市场也逐步复苏。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最新数据显示,就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而言,2021年全年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地榜首,澳洲和英国紧随其后位列第2、第3名。而相较2020年的数据,2021年日本赶超加拿大,成为中国学生的第4大留学目的地选择。由于入境数据体现的是上一个申请周期中学生流向的变化,以上数据更多显示出一年前疫情常态化后留学申请人群的影响。

日前,IIE和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ECA)发布的《2021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显示,在2020-2021学年中,中国内地赴美留学的学生中不同学历阶段的人数都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生人数为118859人,下降13.3%。但中国依旧是美国最大的生源国/地区,共计317299人,占比为 34.7%。

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同样是在英国的海外学生占比第一,2020/21学年达到了143820人。虽然该数据与2019/20学年相比增幅不大,但从2016/17至2020/21的五年期间,来自中国的赴英留学生人数增加了48225人,上涨比例达到了50%。另外同样是热门留学目的地的澳大利亚受2021年底边境开放政策利好的刺激,2022上半年新签证研究生留学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3.74%,占比增长5.7%。

在学科方面,根据启德教育发布的《2022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2022年申请商科与经济学的学生占比人数略有下降至39.82%,理工科、人文社科均稍有提升。近三年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前十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以10.63%排名第一,金融专业以10.36%跟紧其后排名第二。“受国内市场调整对用人需求的影响,部分过往留学人群中的较小众专业,例如新媒体、医学大数据应用等,正在逐步受到留学申请人的关注。”在日前举办的第53届启德国际教育展上,启德留学广州分公司项目副总监叶嘉豪介绍。

申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由于就业压力和学历提升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到海外博士申请。“博士申请火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用人市场对人才选聘标准的提升,导致部分岗位博士成为刚需,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因素。”启德全球博士申请中心负责人刘巍巍表示,“硕士人群的增多为博士申请沉淀了更多潜在申请人,同时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进一步地促使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提升个人学历来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但博士申请也并非易事。“不同于硕士研究生根据个人意向为主要申请某一留学目的地,博士留学更偏向于‘全球申’的理念。由于博士导师的研究项目一般为某一领域的细分化选题,申请学生此前的学术背景与导师的匹配度,以及某导师项目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支撑度均不同,更建议学生以研究课题的实际出发放眼全球来匹配导师,而不是非选定某个留学目的地甚至某所院校来申请,以提升申请成功率。”刘巍巍如是说。

据《2022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显示,与硕士研究生申请的学科分布不同的是,博士研究生申请的学科分布中,商科与经济学博士的申请人数在2022年的占比显著提升,工科、人文社科专业则并列成为博士申请人数占比最高的学科。近三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前十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排位一致,也高居第一位,但与硕士不同,教育学与经济学以7.17%及6.11%的占比分列第二、第三位。刘巍巍表示:“应用类专业如工商管理、艺术表演等申博人数正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留学人群看好国内就业

近年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今年9月20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应届留学生人数增长67.3%。2021年,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与应届留学生人数与2020年基本持平,同时归国留学生近八成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求职。

应届求职的海归中,毕业于英国、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占据着最大比重,分别为37.7%与23.5%,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留学生回国求职同比增速有80.9%的增长,这可能与近年来有更多的学生选择新加坡留学有关。

据《2022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显示,49.43%留学生回国后意向进入外企就业,国企央企则以34.91%的占比排名意向度第二。另外公司薪酬水平、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岗位稳定性等较为实际的求职诉求成为海归选择就业企业时主要的考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国内就业市场对接,中外合作办学的申请人数也有所上涨。“随着强基计划的落实和综合评价的推行,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院校面向广东省考生开放综合评价招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开始着手多元化升学的准备。”启德留学新高考项目负责人吴淳云介绍,“相信未来有越来越多准备出国深造或希望接受更为国际化的教育模式的学生会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国内升学的补充赛道之一。”

编辑:谭洁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