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二期开启全面建设,2026年将基本完成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3-04-10 23:4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2023-04-1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李嘉欣
通讯员 杜明灿 张倩

近日,暨南大学基建处网站发布消息,透露二期工程中的学生宿舍T8、T9栋于2月20日开始现场施工,这标志着番禺校区已开启新一轮的全面建设。本轮建设完成后,番禺校区预计可容纳2.6万余名师生。

此前,暨大番禺校区二期工程项目的概念性建筑方案出炉,经过公开招标和专家评审等流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交的“丝路花语”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最终中标方案。

聚集一流学科群,建设一流大学校区

2018年,暨南大学提出了《番禺校区整体提升计划》并提交审批,2021年12月,番禺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计划正式获得批复。目前,二期建设经费已经落实,这将解决长期以来校区发展瓶颈,也为学校未来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成后的番禺校区不只有“颜值”,更将成为聚集一流学科群、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力”所在。“通过番禺校区二期建设,暨大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将迎来更大的提升和改善。”暨大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番禺校区二期建设对学校来说意义重大,要将其建设成为承载暨大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按照学校的整体布局,番禺校区二期建设以“平稳、特色、高水平”为思路,以世界一流药学学科群、光电信息学科群、生态环境学科群及高端智库建设为牵引,重点打造“五个中心”——海外人才培养中心、科教创新中心、产学研协同中心、国际合作中心、中华文化传播中心,聚力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新生长点。

暨大校长宋献中强调,要完善学校“一体两翼”格局,推动各校区协同发展,全面推进落实番禺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番禺校区二期工程将建设包括综合体S组团、教学科研E组团与A组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体育场馆等主要建筑,计划建设周期为4年。

暨大副校长张荣华介绍,番禺校区二期将分为六大项目开展建设,这六大项目建成后将与现有设施融合,共同承担起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生活休闲的功能,拓展办学空间,做强发展增量,满足在校师生的多样需求。

目前,番禺校区二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正在建设的T8、T9两栋宿舍楼将于2024年6月交付使用,其他功能组团将于2024年陆续开工,预计到2026年将基本完成番禺校区二期的建设。

凸显人文特色,讲述暨南故事

在校园设计上,番禺校区二期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大学定位的建筑功能及形态,不仅兼顾到实用性,更通过“丝路花语”的整体规划,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的育人作用,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互动。

作为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广州且深受“海丝文化”熏陶的华侨最高学府,暨大提炼出“丝路”这一核心概念,以“丝路”为桥、以“侨”为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设计方案对番禺校区公共空间进行整合梳理,创造性地提出“一轴两带多园”的规划结构。“以‘丝路’为纽带讲述暨大故事,以花语为载体展现暨南精神特质,是这一方案最大的亮点。”暨大基建处常务副处长黄玉珑介绍,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各个功能组团的特征,计划打造多个不同主题的景观园区,分别种植不同色相、不同花季的绿化植物,通过点缀文化景观,形成一路一景、步移景异、四时花开的观赏效果。在植物的选择上,方案提出要注重将花语与学校“忠信笃敬”的校训相结合,努力将番禺校区打造成具有人文气息、地域特色、绿色生态,开放包容等特点的美丽校园。

每逢盛夏,师生穿行在偌大的校园里时常被烈日困扰。番禺校区二期规划中,也充分考虑到这一需求,计划将部分建筑组团通过连廊加以连接,形成风雨无阻的慢行“丝路”,便利师生出行,丰富空间层次。目前,番禺校区二期建设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编辑:秦小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