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 | 高考中,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何宁、蒋隽 发表时间:2023-06-07 15:1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何宁、蒋隽  2023-06-07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蒋隽 实习生 郭毅

图/陈明谦

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人。广东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今年广东有73.85万名考生报名参加夏季高考。

高考首日,羊城晚报记者兵分多路,奔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汕头,直击广东高考大军赶考现场情况。广州、深圳、珠海还设置了视频现场直播,演播室邀请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北部分院语文教研员、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张春红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数学高级教师、广州市高考研究组成员朱惊涛为大家详细解读高考政策以及命题新趋势。

微信图片_20230607135359.jpg

全学科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都提高了

高考中,阅读究竟有多重要?只是语文需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吗?张春红老师给出了她的看法。

首先,阅读的学科不仅限于语文,而是全学科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都提高了。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全国高考命题评析中指出,高考考查六大能力——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张春红说:“我们分析这六大能力,其中阅读理解、信息整理,是阅读能力;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要以阅读理解为基础;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是阅读和写作需要运用和发展的两大能力。”

其次,阅读的材料、对象复杂多样。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不是单纯的文本阅读,还包括符号、图形、表格等的阅读,往往由文本、图、表等组成复杂的多文本或复合材料作为学生阅读的对象。“相应的,学生不仅要有文本阅读的能力,还要读得懂关系图、表格、数据等。”张春红说。

再次,将阅读力与思考力的考查融合起来。不仅仅是高考语文,还有历史、地理,甚至数学、物理,所有学科,都越来越着重考查基于各学科阅读能力而形成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春红指出,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掌握,到现代文化哲学思辨能力的建立,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到对社会潮流趋势的观察等等,这些都既要求考生在拥有巨大阅读量的同时,也要拥有基于阅读形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新力与价值观,即能深度挖掘数据,客观全面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概括和描述所涉及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蕴含的规律或原理等等。

微信图片_20230607135425.jpg

以语文学科为例,广东高考的语文试题,作文以外全是阅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记者梳理发现,整篇试卷仅题目的阅读量就是10页A4纸、约9000字;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大家可以算一算,即便只读题,一分钟要读多少字?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科组长周建锋以数学试卷为例指出,数学试卷阅读量增大主要体现在概率统计类题目,“给出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背景、数据、图表、线索的描述等,题目就有一页A4纸,以前题目只有四五行。”

微信图片_20230607135429.jpg

“考教衔接”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不过,考生也不用被如此大的阅读量吓到,张春红表示,取消考纲之后,更加强调“考教衔接”,即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积极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将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来。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高考命题与教材的关联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试题材料、题干等呈现与教材的或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如下图所示)

图片1.png

张春红总结道,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高考题体现了“考教衔接”的几个特点:第一,所有板块考查都与教材内容有关联,即关联面广,覆盖考查点多;第二,有显性关联,也有隐性关联,显性关联是直接将教材内容作为高考考查内容,隐性关联是将教材内容间接作为高考考查内容;第三,关联的不仅是高中学段的教材,还包括初中,甚至小学学段孩子们学过的教材。

校对 | 朱艾婷

编辑:刘欣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