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搭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载人飞行任务,三人默契配合完成了我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行走任务。
十五年后,航天员景海鹏四度飞天,作为指令长在中国空间站开展长达约五个月的“太空出差”。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六号,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哪些质的飞跃?
任务时长:大幅提升
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飞行时间相对较短,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中执行了为期约三天的任务后返回地面。
而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作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需进行约5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大量空间科学试验。这也显示了工程在长期太空驻留和任务持续方面的能力和经验的提升。
航天员的任务:更加全面复杂
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是航天员要身着舱外航天服首次离开飞船在太空中独立操作与行走,展现了航天员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能力。
而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要实施常态化的、更长时间的出舱作业,还要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试验,进行舱外载荷安装等任务,承担空间站维护维修、保障系统运行和执行紧急任务等多重角色,因而在体力、心理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中国航天员的培训和选拔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航天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此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是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全新组合。
技术飞跃:从验证到常态化开展
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成功返回轨道舱,我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如今,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乘组的在轨工作安排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加丰富,也将趋于常态化。在神舟十六号任务期间,乘组共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并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此外,在开展科普公益活动方面,神舟十六号乘组还开展了太空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再次走进课堂。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首次承载三名航天员,相较以往飞船具备了更可靠的载人能力和适应性,轨道舱为适应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了全新设计,具备支持航天员出舱的气闸功能,并兼做航天员工作和生活舱。
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设计和性能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更美观、更现代化、更适合航天员操作,出舱活动也通过空间站上航天员的专属气闸舱来开展,为航天员的工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短途“蜗居”在神舟飞船之中,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太空之家”,可供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驻留。
从神舟七号发射到神舟十六号飞天,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过去十五年中的巨大变化。从圆满完成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到开展长期太空驻留和空间站建设运营,工程在空间技术水平、航天器性能、航天员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人将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 | 中国载人航天
责编 | 甘卓然 实习生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