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华师举行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3-10-07 10:3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2023-10-07

9月28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召集的以“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广东省、市级教育家培养对象践行教育家精神座谈会在该校广州校区石牌校园举行。与会代表就如何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具体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吴颖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红教授,广东省、市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教育家培养对象及华师部分师生代表等参会。

什么是教育家?吴颖民认为,教育家应具备三个特质:第一,一定是有系统的、相对完整的、符合教育发展、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主张。第二,一定要有长期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第三,一定有公认的育人业绩。在此基础上,如何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做到 “三个坚持”:第一,要坚持育人的初心。第二,坚持对规律的遵循和敬畏。第三,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王红认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就是要求教育要有高站位,每节课都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言为士则、行为示范”强调的是作为教师要注重师德和个人修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强调教师要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要求教师要不断用学习和研究解决教育的难题,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要求教师有悲悯和达人之心,培养好每个学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强调教师要有大格局,要放眼世界和社会,传播我们的思想与文化,要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党总支书记华维勇指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身份的高期待,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理想教师的新标准。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许桂清副教授认为,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从做好自己的课堂示范开始;重视调动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思维的深度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课堂上展现出对所教的学科以及教学自身发自内心的热爱;结合学科给予学生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大格局。

华南师大附中的李之宁老师认为教师要敬畏规律,帮助每一位学生寻找人生的方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广州市新穗学校的胡俊崎老师介绍:“作为专门学校的教师,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对学生要有爱心,爱每个孩子。办好一所专门学校就可以少办一所少年监狱;转化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和谐社会一方。”

广州市电教馆的龙丽嫦老师说道:“教育家精神要具备非常睿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要在科技创新领域具备持续的学习力和创新精神;要有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使命感。”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教师张耀佳谈道:践行教育家精神,要不忘初心育好人,要用智慧撬开学生探索知识之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引领教师迈向成功之路,教会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成功。

华师“未来教育家”项目成员罗杰雄同学谈道:“我们师范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储备军、未来的教师,能在这个平凡事业当中守护一个又一个梦想,我认为这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张丽坤
图丨通讯员供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马曼婷

编辑:薛仁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