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假期综合征”,家长请收好这份收心指南!

来源:蓟州教育公众号 作者: 发表时间:2023-10-09 11:08
蓟州教育公众号  作者:  2023-10-09

长达8天的假期结束,相信不少孩子仍然玩兴正浓、意犹未尽。一想到要回校,疲惫就涌上心头,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怎样才能把孩子从这种“假期综合征”的状态里拉出来,调整好身心,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各位家长、孩子,快快收好这份收心指南!

给孩子一个提醒:
该收心啦

假期中,不少孩子们处于快乐却散漫、松弛的状态。如果不能在返校前及时调整,当孩子回到教室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

Ta的大脑:“我想学,快给我学!”

Ta的身体:“不,你不想。”

……

家长们要提前提醒孩子切换身心状态,让其得到缓冲,返校时以最好的学习状态就位。

可以从仪式感入手,陪孩子做收心整理——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开始,让它在孩子手上变得整洁有序;在一起聊聊天,回顾小长假经历的美好时刻;共同营造收心环境,收拾心情,以平和的心态重回校园。

关心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这几天,孩子们可能都彻底地放松身心,把作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假期将尽,家长该关心孩子的作业了。

如果假期前没来得及整理作业清单,那现在马上要求孩子整理出来,一项项对照,完成的打勾,还没做完的安排好时间。

此外,翻翻孩子的书本、作业等还是很有必要的,既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加了解,也能让Ta对作业更上心,同时让其意识到即将上学的事实,对心理起到一定的约束与提醒作用。

注意饮食
让孩子的胃逐渐适应

节假日在心理闲适放松的同时,孩子们的胃口也放飞了起来。在假期最后要注意合理控制孩子饮食,告别顿顿大鱼大肉,但不要让其骤减进食量,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以及低油低糖的食品,调理肠胃。

督促孩子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这几天,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娱乐放松,但请留心,在假期后半段,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出游,可安排适当的户外活动,除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家务等。

从现在起,家长们帮孩子恢复到日常的生活作息,在睡觉前,尽量不要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尽快入睡。

运动也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好方法。家长朋友们可以多与孩子一起进行散步、游泳等运动,帮助孩子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家长要以身作则

最后,家长朋友们要谨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是家庭最好的教育方式,假期收心也是如此。

家长希望孩子收心,假期后有个好的学习状态,自己要做好榜样。尽量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少玩手机、少看电视,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让放松了一整个假期的心紧起来,孩子回归学习,家长回归工作。这样孩子才不会在家长督促时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返校后有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学校生活。

常踩雷区!注意避免

此外,还要提醒家长朋友们帮孩子收心时还有这些常踩的“雷区”,请务必注意避免!

雷区1:过量

家长在控制孩子饮食、督促孩子运动等时应注重适量适当,盲目地给孩子骤减食量、让其大量运动,容易引发身心健康问题。

雷区2:强制

家长强行短促地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孩子可能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雷区3:独断

家长要始终有尊重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在制订收心计划时应和孩子协商,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采取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命令其运动等,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增加双方矛盾。

雷区4:严厉

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假期的最后时段放不下手机等娱乐项目,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引起孩子叛逆心理。

如何应对实践中的困难

大家都明白“收心”教育很重要,但在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长应如何应对?

1. 假期作业书写潦草,一心只想玩,怎么纠正?

如果作业出现书写潦草、不认真等情况,家长不要过于心急、苛责,更别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

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家长应该好好抓住剩下的时间,温和有力地督促孩子完成。

2. 一直跟小伙伴疯玩,根本不看书,怎么办?

孩子看书是需要家长引领的,可以利用剩下的假期时间多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不妨多问问自己:这本书,对于孩子当前来说是合适的吗?当前我将为孩子选择什么书?

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

最后,我们还要明白:要在孩子和书本之间建立一种“愉悦”的联系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作家和书的故事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3. 怎么面对“假期结束前再最后玩一下”的要求?

每到假期接近尾声,很多孩子都会跟家长提出要求:“让我最后疯狂一天,我痛快够了,上学肯定就能好好学了。”对于这个问题,事实往往是:疯玩之后,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尤其低年级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很有限。如果快上学了还让孩子疯玩 ,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难了。这段时间最好让孩子规律作息。

如果孩子想玩,就让他自己制订出玩的时间计划。保证孩子合理的“玩的时间”之后,再计划“学的时间”,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通过订计划,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

来源 | 蓟州教育公众号
责编 | 秦小杰 实习生 廖晞冕

编辑:秦小杰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