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泰晤士排名”)公布。
尽管美国和英国仍然在大学排名中领先,但它们的“相对实力正在减弱”。跻身前 200 强的英国和美国机构数量持续下降,自 2021 年以来分别减少了 4 所和 3 所机构。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表现亮眼。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全球排名分别是12和14,已经超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大学。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有两所大学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15。
中国高校的排名越来越靠前
泰晤士排名是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之一。
最新的泰晤士排名评分标准囊括“研究环境”、“教学”、“研究质量”、“国际视野”、“行业”5个大项指标,其中研究环境、教学、研究质量3个指标各占近30%,大项之下另有17个小项指标。
从2024年泰晤士排名来看,中国高校整体的世界排名提高了。
一方面,进入榜单前500名的大学越来越多。近年来每年净增3-4所。
2024年前500榜单中,中国高校数量为31所,相比2019年翻了一番。
相比去年,中南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退出前500,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6所大学奋起直追进入前500名。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挤进了前300。
其次,上榜高校的排名越来越靠前,进入中游、上游的中国高校越来越多。
在进入2021年泰晤士排名前500名的中国高校中,位于401-500名这一区间的数量最多,而在最新榜单中,更多高校集中在301-400名的位次,共有10所,整体排名呈上升趋势。
2024年泰晤士排名显示,进入前200名的中国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名次,较2020年相比,均提升了50名以上。其中,上海交大从157名上升至43名,名次提升速度最快。
而其他进入前500名的中国高校的排名档次,较2020年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四川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均提升5个档次,上升最快。
不仅是泰晤士排名,QS大学榜单里,中国高校的成绩也在不断上升。
登上2024年QS前500名的中国高校达到27所,比2020年增加3所。67%的上榜中国高校进入101-400名。
而美、英大学的平均排名出现下滑的趋势,从296位下降到348位。英国大学的平均排名也小幅下降,从 451 位降至 477 位。
尽管目前中国大学平均排名仍不及美、英,但差距正在缩小。
中国高校研究质量上升
是什么让中国大学排名提升了?
结合2024年排名的具体数据来看,中国大学最令人瞩目的,是“研究质量”这一指标的成绩。在最新的5大指标中,中国高校的“研究质量”整整提升了10分,增长了17.8%,高于美、英高校在同一指标上的分数增幅。
此外,从进入榜单前500名的中国高校来看,各个名次段的学校在“研究质量”这一指标的得分也均有上升。在最新排名中,位列前100名的中国大学在“研究质量”上的得分平均提升了10.4分,其他处于101-200名、201-500名的中国大学则分别提升了14.1分、11.2分。
研究质量一个比较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上升至1808篇,较2019年增长了82.6%,占全球的45.9%,位列世界第1。同时,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则从2019年的20755篇(累计)增加至5.79万篇(累计),世界占比为30.8%。位列世界第2。
与论文发表数相关的就是高端人才的激增。
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主要参考的即论文数量和质量)显示,中国高校的科学家入选人数达9013人,占全球所有入选科学家人数的4.4%,位居世界第四名,在美国、英国、德国之后。
与去年相比,任职于中国高校的科学家人数占比较去年提升了0.4%,增加1000多人。
顶尖科学家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共有377人入选,位列全国第一。浙大、上海交大、北大等顶尖学府也均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报道认为,中国大学排名之所以大幅提升,正可能是因为对排名指标的熟悉程度提高、政府提供的慷慨资助以及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改革和研究创新,而英、美排名的下滑则可能是受到研究经费相对下降的影响。
从中、美、英三国政府的官方数据来看,自2016年至2021年,三国政府的高等教育研发经费均逐年增长。不过,在这5年间,中国的数据增幅最大,为103.4%。
如果进一步计算这些经费占GDP的比重,会发现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的这一比重虽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一直保持增长,从0.14%上升至0.19%。相较之下,美国的比重稳定在0.38%左右,英国的比重虽上升至0.15%,但低于中国。
除此之外,中国大学在泰晤士排名其他4项大指标上的平均得分均有提高。其中,增幅较大的两项为“国际视野”、“教学”,分别较2023年增长了21.9%、16.7%,这可能得益于中国大学国际化学生比例以及教学声誉的提升。
中国内部头尾差距缩小
对于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高等教育专业教授Ming Cheng认为,“英国和美国相对实力的‘减弱’说明知识经济正在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而这将鼓励更多学生来中国留学。”
不过,曾供职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中国问题专家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 则警告称:“中国必须非常小心,避免创建一个分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少数几所精英大学和一大批普通院校。”
从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来看,与英、美相比,中国大学的确存在排名分化的问题,位列前茅的几乎均为985大学。
在2023年排名中,位于前500名的中国大学共有27所,占上榜的中国大学总数的28.4%。在这27所大学中,23所为985大学。
位于1000名以外的中国大学共有30所,占上榜的中国大学总数的31.6%,均为211大学或非“985、211”高校。
相较之下,位于前500名的英、美大学,分别占其本国上榜大学总数的51.9%、63.3%,而位于1000名以外的英、美大学占其本国上榜大学总数的比例,则分别为12.5%、7.7%。
但今年,情况有了变化。
在最新排名中,位于前500名的大学占比上升至36.0%,位于1000名以外的大学占比则下降至20.9%,头尾差距缩小。排名位于中部的学校多了起来,位于601-800名、801-1000名的大学占比分别上升至16.3%、19.8%。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中国大学内部头尾差距缩小,更加公正、平等的高等教育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建设。
今天我们谈论世界大学排名,不该把它当作中国高校努力发展的目标,而仅仅是我们发展成绩的一个注脚和提示。
我们需要尽力弥合高校之间的头尾差距,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均衡、不唯排名、不唯指标的高等教育体系。
来源 | 上观新闻
责编 | 秦小杰 实习生 陈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