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全国公共卫生、智慧社区居家康复、南粤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广州成立,来自全国公共卫生行业上下游企业、行业组织、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抱团”,探索公共卫生产业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其中,全国公共卫生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全国首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共同体。
基层亟需预防医学专科毕业生弥补人才空缺
共同体缘何成立?记者获悉,供需矛盾较严重、优质人才供不应求成为当前公共卫生行业的一大痛点。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穗华透露,从学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实地调研情况可知,广东省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更是如此。依靠目前省内本、专科院校人才的培养规模、外省人才引进等途径尚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迫切需要。
专业起步晚,是缺人原因之一。在广东省内,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8年才开始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专科层次人才,省内其他4所高职院校均2021年才开办专科预防医学——这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专科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目前公卫行业用人单位遇到的用人瓶颈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资源配备不足和待遇不高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很难招聘到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亟需预防医学专科毕业生弥补其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短缺的局面。”卢穗华一语道破公共卫生行业当前用人现状。
智慧社区居家康复行业亦有同样的烦恼。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理念下,社区居家康复服务目前人才需要量非常大,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即便有高学历从业人员,流失率也比较高。
本科院校成共同体成员
去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提出从省域、市域、行业3个维度“一体两翼”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此次成立三个共同体,正是主动对接医药卫生产业发展,促进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的一次探索。
记者留意到,和过往职教集团单纯仅有职校不同,此次共同体成员既有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也有一批高职院校,还有实力不俗的医院、企业等,可以说是一个多类型兼容并蓄的共同体。而接下来,它们要共同探讨的,正是职业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设置什么课程、该培养什么技能等问题。
卢穗华认为,职业院校要围绕行业需要的人才方向去进行培养。共同体成立后,要实现课程资源数字化转化与共享,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让企业和院校都能够了解并共享培养新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和资源,此外,还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培养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卫生职业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是一个融合和共进的关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姚中进谈到,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卫生健康工作的一大重点,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重点正向乡村和基层倾斜,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医学生是主力。共同体应在政策的方向和框架下,共同探索可行的方向和做法,以支撑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文 | 记者 崔文灿
图 | 主办方供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可欣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