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35周年!华附校庆音乐会举行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梁喻、方可茵 发表时间:2023-12-10 23:00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梁喻、方可茵  2023-12-10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23年12月10日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建校135周年专场音乐会。本次音乐会以“一生吾爱,梦圆华附”为主题,其中“一生吾爱”巧妙地运用了华附建校“135”周年的谐音,以此传递华附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音乐会上,华附师生及校友们共筹备了22个大型音乐节目,共准备了22个大型音乐节目,包括原创舞蹈节目5个,歌唱类节目9个,器乐类节目8个。超过210名学生和10位老师参与了此次音乐会的演出,他们来自初中到高中的6个年级,同时也包括了历届华附校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日早上,还有约50名华附人参与了广州马拉松活动。约10名华附教师参与马拉松活动中,其中两位教师担任了本次活动裁判。

此外,华附2000届初中、2003届高中校友还齐心点亮珠江沿岸,代表全球华附人向母校135周岁献出的生日祝福。这一特别的活动表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祝福,将校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音乐会由高二级黄品睿同学和物理科潘克勤老师共同主持。整场演出精彩纷呈,不仅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更凸显了华附人的精神风貌。此次活动无疑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发展历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演出环节,原创舞蹈《山河》以其优美的舞姿、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情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仅展示了华附学子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青春、奋斗、担当的时代精神。

钢琴三重奏《珍珠河》(校庆特别版)同样引人入胜。青年作曲家、华附2007届校友罗威以伴随成长的珠江为题,创作了一首献给珠江的晚安曲。乐曲以钢琴化作江畔的灯火、提琴勾勒珠水蜿蜒,饱含深情,也把乐曲结束在美好的高中回忆中。

由罗威校友带来的钢琴三重奏《外滩漫步》为2018年第一届上海进口博览会而作,被选用作为上海城市夜景形象曲。这不仅仅是浪漫抒怀,也是一次和时光对话、穿越的音乐旅程。

原创舞蹈《忆故乡》以舞蹈语言深情演绎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伸出双手的舞者,如同在时光长河中呼唤母校和曾经的自己,传递华附学子对母校时光深深的渴望和无尽的思念。

合唱《大江东去》和《蒲公英》则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大江东去》音乐语言与诗歌内容相得益彰,展现出淳朴、宽广、舒展与潇洒的格调,还透露出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

原创舞蹈《稻禾随想》如同一首温婉恬静的自然之歌,呈现了生命哲思的深度表达。随着金色麦浪的舞动,观众们仿佛感受到了大地的呼吸和生命的轮回。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相得益彰,回归到生命的本真,展现出朴素的生命哲思。华附学子们用舞蹈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的向往。这是一段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舞蹈,让观众们在欣赏的同时,也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华附校庆的舞台上,由知名旅欧歌剧演员、2007届校友李梅里带来的先秦古诗《越人歌》为观众们带来了别样的音乐享受。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战国时期楚国鄂君子晳泛舟游湖的浪漫场景。

随后,李梅里校友带来的歌剧咏叹调《狂风暴雨的怒吼》将观众们带入了一场音乐的盛宴。

原创舞蹈《心中的格桑梅朵》向观众展示了藏区的神秘与美丽。舞蹈通过神山、圣湖、经幡和牧歌等元素,表现了藏民的虔诚和坚守。新一代的格桑梅朵在时光中成长,描绘出属于她们的人生画卷,正如华附学子将在华附的大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光芒。

合唱节目《绒花》以其柔美而深沉的旋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合唱节目《茉莉》和《黑猫警长》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与活力。前者选自合唱套曲《花的诉说》,歌词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而纯粹的年少时光的那份深深的怀念。后者是动画片《黑猫警长》的主题歌,音调活泼俏皮,充满童趣。这两首歌曲为观众们带来了愉悦和感动,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在打击乐重奏《科技先锋》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和热情,也象征着华附学子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管乐演奏《阿拉丁》组曲将带领观众们踏上一段充满冒险与爱情的旅程,观众们感受到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

最后,校歌演唱《进德修业,学以用世》激起了观众们的共鸣。

音乐会现场图集↓

一生吾爱,梦圆华附。这场晚会,不仅展示了华附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办学成果,也激发了全校师生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斗志豪情。

文| 记者 蒋隽
图、视频拍摄|记者 梁喻 
视频剪辑| 记者 方可茵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赵丹丹

编辑:刘欣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