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召开扩大会议,听取全省160所高校党委书记2023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评议。会议分为公办本科高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合作办学和民办高校三个组别同时进行。各高校党委书记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述职。
公办本科高校:推动“双百行动”创新局
会上,40所公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或有关负责人就本校2023年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基层党建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存在问题、认识体会和下一步工作举措进行了具体地述职报告。
2023年,各高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先后组织微党课评选展播、“最佳党日活动”等活动丰富党员教育形式,优化异地办学校区(园)党组织设置,学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介绍:“学校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惠州学院党委书记彭永宏表示,学校坚持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健全“1+2+10”“大思政”工作体系,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紧扣“严”“实”“闯”“改”四字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是广东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广东高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双百行动”创新局。
嘉应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文海介绍,学校以“双百行动”为抓手,组织计算机学院师生围绕丰顺电声技术需求攻坚克难,以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的专业优势赋能绿美古树乡村、红色乡村建设,动员附属医院专家团队下沉帮扶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用实践诠释“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学校以专业特长为引擎,充分发挥“双百行动”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盟主单位的示范和组织作用,承办2023年度“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扎实推进与阳春3镇12村结对帮扶工作,创造性地形成了“艺术设计+N”的工作模式。
2023年,广东是全国高等教育进步最快的省份之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强调,广东目前有大学生260多万人,但高等教育整体仍有进步空间。高校党委书记要思考如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地方经济发展,聚焦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高原上建高峰”。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介绍,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百行动”,深化调研交流,健全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推动将华工的科技成果和治理优势切实转化为鹤山、惠来看得见的生产力,到2027年,通过总结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2024年,广东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强基础、强优势、强特色”,集聚资源优势,夯实发展核心竞争力基础,加快打造“海洋与热带医学”“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等领域特色优势,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合作办学和民办高校:探索党组织工作新路径
此次共有56所合作办学和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进行述职。合作办学高校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元主体、不同文化、不同体制在此交汇,学校党组织工作需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
作为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提到,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遵行这一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并完善党委与学校行政管理层的日常沟通协商机制及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党委委员与学校行政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
“党委的目标定位是,为合作大学成功办学创建支持性环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党委书记李学金提到,学校通过全方位推进深港交流合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国际合作交流质量等方式同向发力、协同用力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从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毛亚庆表示,学校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党建共建共享,加强群团组织建设。
2023年,各合作办学高校十分注重推动教育与文化交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提到,2023年4月,学校在党委推动下批准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6门思政必修课程、“四史”必修课和1门选修课,并开播高校首档中俄双语博客《侃侃“俄”谈》,扎实开展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林丹明介绍,学校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统筹优势资源,与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鮀江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结对帮扶行动,通过“搭平台、建基地、育人才、培龙头、强产业”等合作形式为区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技术研发等方面支撑和服务。
下一步怎么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党委书记李晋平提到,2024年是珠海学院融入珠海校区的关键之年,接下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加快教职工全面发展,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
“政治上要提高站位,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措施上要切实可行,工作上要讲求实效,结果上要师生满意,目标上要推动发展。”广州南方学院党委书记李建超提到,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等。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冯小宁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聚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与职业本科大学建设相匹配的党务工作队伍。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允振在总结点评中对各合作办学和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给予了肯定。认为有更加注重提升站位、更加注重作用发挥、更加注重强基固本、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优化创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工作,邵允振强调了五点要求,分别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旗帜鲜明、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夯实根基、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凝聚合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上凸显优势。
高职院校:党建深度赋能改革发展
此次共有64所公办高职院校进行述职。多所高职院校“一把手”表示,过去的一年,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双高”建设、创新强校、职教本科申报等重大项目中拔头筹、扛大梁,深度赋能改革发展。
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介绍,广轻工牵头组建佛山“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入选教育部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全国工业互联网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大学产教园,校企共建实质运行生产性实训平台43个,完善产教科协同、揭榜挂帅机制。立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科研到账超3500万元,社会服务到账近4000万元,技术服务与培训5年到账超2亿元。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说,近年来,学校党委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紧跟广东省、广州市、大湾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趋势,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通过专业动态调整,使得专业建设更加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接下来,学校党委将以本科专业设置为契机,重点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设置新工科专业,工科类专业数与招生数占60%左右,使得专业建设更加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长张晓燕认为,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加速提升。当前,在校生达1.6万余人,4年内规模增长近12倍,报到率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三。
党建引领教育帮扶,各高校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人才优势,在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中,展现广东高校担当。
“学校投入100万元全面推进‘双百行动’及乡村振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为民介绍,学校与广药、华工结对帮扶惠来、怀集县,校地深度合作,选派副高职称干部驻县,推动中药种植、食品药膳、特色农产品等22项“双百行动”实体化项目清单落实落细,以辣椒和鸦胆子种植产业化为抓手,强村富民,推动前詹镇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则组建4支创新创业师生团队,深入廉江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优势产业,学校资源精准对接村镇发展,提升村镇“软实力”。
“上级的领导很有力,广轻工指导很给力,推动‘双高’建设干劲大。”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小辉感慨,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党委帮扶指导下,自己所在的学校党建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我们要自加压力,争取达到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准。尽管目前差距很大,也要自加压力,全面提升党建水平,更好服务汕头现代化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学生之渴、释学生之惑、破课程之困,学生教育“思政活力”被激发。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潘剑勇介绍,该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5.77%,专业对口率92.45%,新生报到率90.61%,比三年前整合时分别提高13.58%、23.76%、10.33%。
在点评环节,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总结了2023年各高职院校的党建成效,阐明了推进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党建的新要求。评价了各院校作出的成绩与薄弱点,明确了“党建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文、图|记者 孙唯 崔文灿 王沫依 实习生 黄晓晗 胡雨潇 梁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