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铁一中学:为明日之星点燃卓越创新的火种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王沫依 发表时间:2024-05-14 22: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王沫依  2024-05-14

如何成为顶尖人才的“蓄力池”?这是广州市铁一中学(以下简称“铁一”)近年来不断思索的问题。在学校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准之时,如何为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沃土?令人惊喜的是,目前,铁一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道路,助力越来越多的学子从校园走向更大的舞台,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

铁一筑梦,英才绽放:
成就未来领军人才的练兵场

铁英,顾名思义,寓意培养“铁一英才”,有着十余年历史的铁英班脱胎于铁一中学开创的特色课程“铁英课程”,随后,随着政策变迁,学校在自主招生层面倾向于筛选出数理方向的优秀学生,组建了如今的“铁英班”,目的是培养一批在理科领域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这批学生不仅成绩好,还在未来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谈起“铁英班”的设置初衷,铁一中学副校长许树新如是介绍。

在铁一的理念中,尖端人才一定要是全面的,课堂教学自不必说,而此外,学校会更着重为铁英班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我们班都是一些‘大老爷们’,但在艺术节上我们还是出了一个朗诵的节目。”目前就读于铁英班的高二学生谢佩珈笑着提到,班级要表演朗诵,学校特别重视,还特意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最后促成了一次顺利的演出,“大家都特别开心,我觉得有这样的机会十分珍贵。”

尖端的人才在校园不断汲取养分,也需要探寻更多“外面的世界”。在铁英班,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我们跟随大部队去过珠海,看到了港珠澳大桥,领略了大国工匠卓绝的技艺,还去到深圳的科技公司,感受前沿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这些都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加具象的体会。”谢佩珈侃侃而谈道。

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下,就读于铁英班可谓别样的体验。采访中我们发现,所有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氛围”,“比如一节课讲一道有一定难度的物理题,会有五六个同学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攻坚克难与共同进步的氛围特别有感染力。”说到这里,谢佩珈显得尤为动情,“与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想不优秀都难。”

竞赛磨砺,拔尖启航:
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科竞技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科竞赛成为另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铁一发力于学科竞赛,在各大比赛中总能看到铁一学子的身影。在专业的培养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一众学子在团队中挥洒汗水,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其中,铁一奥信队频出亮眼佳绩。不仅在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上斩获1金、3银、3铜的佳绩,还有3名铁一学子入选2024年广东信息学省队,这一人数高居广州市学校第一。在今年年初的“清华营”与“北大营”也分别有5名和10名学子入围,相比去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奥信队中为数不多的女生,一头短发的刘君仪笑起来很腼腆。不过,提及自己与奥信队的缘分,她似乎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没有被选上,后来参加了一次比赛发挥得还不错,于是进入了奥信队。”刘君仪坦言,自己初一时成绩并不出色,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慢慢提升,现在初三“成绩还算不错了,自己也树立起了信心”。

与单打独斗不同,奥信队为“找到了组织”的刘君仪带来的不仅是成绩上的稳步提高,还有更多的惊喜转变,“我原来是一个有点内向的人,有些题目即使不会也不敢去问,但队里有一位非常开朗热心的学长,在他的帮助下,我慢慢也开朗起来,能够与其他人‘打成一片’,讨论与分享自己的见解。”

与刘君仪的经历类似,目前初二的周乐加入奥信队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表示,自己错过了最初的选拔,在妈妈的鼓励下厚着脸皮又来到学校,经过与老师的沟通,获得了测试的机会,“发现还行,然后就加入了队伍,慢慢成长。”

看着身边的弟子,铁一中学信息学金牌教练陈旭龙脸上浮现出笑意,“前期的天赋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以及性格、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十分重要。”信息学竞赛里,成绩波动是常态,这对选手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出现失误时能稳住,坚持下去,保持严谨,这些都是奥信队学子必备的品质,也是因此,这对于孩子整体能力的培养而言都是正向的提升。

“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在爬坡,爬上一个坡,就需要缓一下,然后再爬,让水平得到稳步的提升,也不会在舒适区停留太久。”陈旭龙这样表示,他提到,目前,铁一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竞赛培养体系,分初级、中级、高级课程,让不同水平和目标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

针对性教学对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同于有些学校,铁一奥信队的日常训练全部由铁一团队亲力亲为,“我们坚持自己带,打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结,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五育并举引领实践
打造多维发展综合育人体系

近年来,“五育并举”被反复提及,对于尖端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在这方面,铁一学子的全面性也一点没落下。

铁一学子素来有着跑操的传统,到了高三更是如此,许树新提到,曾有一位铁英班班主任还要求自己班级的学生加跑一圈,引来了不少学生的不理解。但当这批孩子进入大学后再回到铁一,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这多跑的一圈”,“因为形成长跑的习惯对于进入大学后的帮助显而易见,既是课业之余的调剂,更为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健康保障。”

德育和品格教育一向是铁一关注的重点,因为在学校看来,尖端人才更加需要抱有社会意识与服务意识,“如果顶尖人才的格局能够打开,他们会走得更好更远。”许树新这样表示。到了高三,大家往往将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学业上,曾经“包干到班”的校园卫生打扫也会取消,但当时的铁英班学子仍然自我要求坚持承担每日包干区的清洁工作,让大家都颇为感动,“那时我觉得他们无论成绩还是个人发展,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样的全面培养,带来的必然是卓越的成绩,近年来,铁英班的出口已经能够实现100%“985”。不过,这绝不是铁一育人的终点,“教学生三年,目光要看到学生的三十年”这句话始终被学校深刻地践行。铁英班已经培养出了多届毕业生,不少已经走入工作岗位,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提及这点,许树新很是骄傲:“我了解到,从铁英班走出来的孩子大部分仍然在做科研,也有不少走入高校成为教师,这些也符合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期望。”

更多的学子则在铁一的沃土上自由成长,收获着珍贵的体验与记忆,“记得有一次去北京打比赛,我们一群南方来的小孩见到了雪,在一起开心地打雪仗,堆雪人,还给雪人穿上了铁一校服。即使是冰天雪地,我们也玩得满头大汗,回去以后大家都特别开心,打起比赛也更有劲头了。”回忆起在奥信队的时光,刘君仪的眼神里闪烁着光。

文|王沫依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