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数学名师中考冲刺攻略:关注实际应用、阅读量加大、跨学科融合|隽言教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发表时间:2024-06-17 21:4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2024-06-17

广州中考将于6月30日开考。最后阶段如何冲刺?如何调整学习、生活、心理状态?今年的考试时间比往年延迟了约10天,同学们要注意哪些事项?近年来中考一直处于改革期,考题有何变化趋势?广州名校名师一一解答。

伍可亮:广州市执信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试题趋势:与高考改革有所接轨

伍可亮介绍,2023年的广州中考数学题型与2022年相同,整体难度也与2022年相对持平,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中考数学命题与高考改革有所接轨。表现在:一是关注实际应用。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考察很注重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二是数学题目的阅读量有可能会加大,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要求加大。三是跨学科的题目或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取得高分难度也会渐渐加大。

教学:较长数学问题的阅读

对于下两届的教学,伍可亮建议,注重课本注重概念,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从中考试卷分析,基础分数差不多达到80%,所以日常教学中锻炼好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画图能力,保证不要遗漏知识点;较长数学问题的阅读是现阶段学生有意识回避的类型,在日常教学中要灌输审题的技巧,让学生先做到不慌再来转化成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行解决。

冲刺:重视基础题 提升“下限”

最后阶段如何冲刺?

首先,重视基础、注重积累。基础中档题的分值占据了全卷的80%,所以在后半阶段复习中要从态度和行为上重视基础题,夯实自己的“内在功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下限”。

其次,代数运算、准确优先。运算能力作为数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讲究准确和迅捷。在中考很多题目中,无论是基础题、中档题还是压轴题,都对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要避免只重思路分析而忽视动手运算的不良倾向。在遵循准确率第一的原则之下,争取做到“又准又快”。

第三,几何模型、数形结合。在近几年中考压轴题的考查上,核心重点无一例外都是几何板块,因此需要积累和总结常见的几何模型,如相对简单的“手拉手”“角平分线辅助线”,相对复杂的“一线三等角”“隐形圆”“瓜豆原理”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方程思想、化归思想等,彻底掌握相关数形结合能力的常见考法。

第四,错题重做,进阶理解。对近期完成的综合性试卷里面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纳,梳理错题中体现的漏洞还有一些综合问题的通性通法,不研究怪题,只研究经典问题。让自己在对题目、对考查方式的理解掌握上有进一步的感悟和提升。

心态:进行小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今年中考时间较往年有所延迟,伍可亮认为,积极方面增加了复习的时长,消极方面是学生备考时间越长,心理压力越大。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班级小活动来减轻孩子的一些焦躁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强化复习时长增加的优点,让学生在多出来的10天有平稳的心理状态,努力应考。

文|记者 蒋隽

编辑:秦小杰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