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国庆假日期间,无锡惠山森林公园接待了近9万人次的游客。有趣的是,除了前来登高的游客,还出现了不少“陪爬族”。近年来,登山逐渐成为年轻人周末和假期的热门旅游方式。不过,登山既费时又费力,对登山者的体力和毅力都有着不小的考验。因此,“陪爬”这一新业务悄然兴起。尽管假期已经结束,但“陪爬族”的生意依然火爆。
凸显市场需求
据了解,“陪爬族”主要接待的是大学生、网红博主、外籍游客。一个人爬山太枯燥,还可能面临不熟悉线路的问题。体力差的人需要帮助,可能还要找人背小孩爬山。于是,有体力、有经验的“陪爬族”觅到了商机。
“这个周末,我接到的‘陪爬’订单一个是黄塔顶,一个是军嶂山。”在江南大学就读的小杜爱好爬山,他表示自己对无锡的山路很熟悉。第一次“陪爬”,是有位同学想锻炼身体,便以一周的早饭为报酬,让小杜陪同爬山。之后,小杜看到一些社交媒体上有“陪爬”的广告,这让他觉得是个做兼职的好机会。“我把个人资料、照片发布了,没想到有很多人找我。”小杜告诉记者,1个月的时间,他爬了黄山、泰山、华山等名山,收费100到300元不等。这个国庆假期,他有5天都接到了“陪爬”的单子,但因为自己要回家,只接了其中两个。
打开社交平台,记者发现“陪爬”泰山的服务是最多的,收费最高的450元一趟。无锡惠山的“陪爬”服务也不少:“100元,陪爬惠山,带你打卡爱心景点,观赏夜景。”“我的服务不一样,渴了喂水、饿了喂饭、累了捶腿,爬不动了可以背你上去。”“25分钟实力选手,可以背30斤以下的娃。”……这些社交文案让人啼笑皆非,也真假难辨。
填补情绪价值
业内人士把“陪爬”归纳为一种“陪伴经济”——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情感服务型的行业显得更加无法被替代。这个国庆假期,在无锡从事游戏行业的李梦瑶与好友相约夜爬泰山看日出。两位女生体力有限,于是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寻找了一位评价颇高的“陪爬”小哥。“‘陪爬’小哥细心地为我们准备了手电筒和登山杖。我的视力不太好,夜晚光线昏暗,小哥时刻提醒我注意脚下以免摔倒。我们的背包全程由他背负。”李梦瑶觉得对方比男朋友还靠谱。
“这是一种既保持适当距离又充满真诚的社交方式。对我来说,在旅途中能收获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与关怀,比欣赏美丽的风景更加治愈和快乐。”李梦瑶说。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他们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共鸣,愿意为那些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买单。”无锡市旅游业协会的徐立新表示,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应紧跟市场潮流,满足年轻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陪爬”还得更规范
“陪爬”这项服务是否应该更规范化、专业化?如果爬山过程中发生安全意外,应该由谁承担责任?如果发生游客骚扰女性“陪爬”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上海市汇业(无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华烨表示,由于“陪爬”者和消费者未签订书面协议,对服务的质量未作具体约定,因此双方有可能在“陪爬”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争议。旅游业内人士认为,针对“陪爬”这一新兴服务,旅游监管部门、消协、景区、网络平台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服务规则和标准,明确“陪爬”服务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建立纠纷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