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3地市超200名特殊孩子圆梦“瑕之美”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秦小杰 发表时间:2024-11-09 22: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秦小杰  2024-11-09

跳跃、转圈、下蹲、摇头摆尾……每一个动作都灵动而威风凛凛,将广东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生动地呈现在荧幕前。这是一支来自江门市的舞狮队,他们首次登上“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的舞台,每一个孩子都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与期待。当得知节目入选,将要来广州表演时,他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拉上鼓、带上狮子装备,从江门出发,一路上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期盼。

2024年11月8日下午,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内热闹非凡,2024年“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广东省文艺汇演在这里精彩上演。来自广东13个城市的超过两百名特殊孩子,通过19个精彩纷呈的表演节目,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与才华。这次艺术节的主题是“艺起飞扬 逐梦湾区”,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让特殊孩子们能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从全省报送的41个节目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了19个较为优秀的节目进行现场展演。这些节目被分为“家国天下”“逐梦湾区”“艺起飞扬”三个篇章,依次进行呈现。观众们欣赏到了歌舞、合唱、器乐、非洲鼓、篮球操、音乐情景剧、双簧、舞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每一场演出都充满了创意与激情,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文艺汇演,本次艺术节还展出了广东多个地级市以及澳门地区的共计390多幅由特殊孩子创作的美术作品和书法作品。经过专家评审,现场展示了本次获美术大赛与书法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作品共37幅。这些作品充满了童趣与创意,展现了特殊孩子们在艺术上的独特视角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天还公示了诗词朗诵与演讲大赛的奖项,对特殊孩子们在艺术上的用心表达与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起源于1998年,是一个专为孤独症、脑瘫、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发掘创作潜力、展示才能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由广东省残联、省文联、省志愿者联合会等共同开展的“南粤扶残·艺海友爱”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的受众对象也从最初的广州,逐步拓展到珠三角,再到大湾区,为更多的特殊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群鼓狮舞》这个节目中,15岁的小张扮演的是小狮子头。他虽然发育迟缓、学东西慢,但一看到小狮子头,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一开始,他的动作不协调、节拍跟不上,但他从不气馁。每次练习,他都热情满满,紧紧跟着老师的动作,那股认真劲儿仿佛要把每个动作都刻进心里。经过大半年的练习和打磨,他的动作渐渐变得有力、有模有样,最终成为了领头大狮子,威风凛凛地站在舞台上。

同样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的还有12岁的孤独症儿童小林。他非常喜欢中国鼓,每一个节奏都要反复练习很多遍。手上磨出了泡泡,但他仍然坚定无比地站在大大的鼓面前,像是一名永不言败的小战士。他说:“狮子和鼓都是力量的象征,《群鼓狮舞》能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节目《梦舞敦煌•妙音佑》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圳市的7位心智障碍青年身着长巾起舞,舞姿飘逸妙曼,音乐婉转悠扬。他们宛如从敦煌石窟的壁画中跳跃而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节目指导老师杨子涛表示:“从演员筛选到编排花费了半年时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心智障碍孩子与世界相连的纽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瑕之美”的舞台上,特殊孩子们用歌舞、乐器演奏、绘画等多元艺术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他们敢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传递普特共融的心声。同时,这个舞台也促进了普通人群与特殊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为建立更理解、更包容、更有爱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

文 | 记者 秦小杰 通讯员 雷珍丽 艾静
视频 | 实习记者 杨伟钦
图 | 活动方提供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