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儿童青少年适应环境的关键能力之一。创造力强的孩子在面对变化时,更加擅长去思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创造力不仅是天赋,更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营造恰当的体验活动,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掘和提升。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主要运用的是具体形象思维,父母可以通过营造丰富的体验活动去发掘孩子的创造力,例如陪伴孩子参加亲子艺术创作或亲子情境喜剧,带孩子到户外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模样,和孩子一同扮演不同的植物进行有趣的对话等。中学阶段的孩子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父母可以营造更具有包容性和自主性的家庭氛围,允许孩子对生活中的规则事物表达好奇和质疑,并邀请孩子对问题提出解决方式,例如开展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家庭软装布置,邀请孩子分享装饰布置的取向和创意。
练一练:“变废为宝”家庭手工制作
1.材料准备:父母整理家庭当中废置的物品并购置一些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
2.场景讨论:与孩子一同思考讨论家庭近期需要添置的物品,以及废置的物品仍存有的可用之处。
3.手工制作:与孩子一同使用手工材料和废弃的物品制作需要的家庭用品。
4.分享感受:与孩子相互分享完成制作后的积极感受。
温馨提示:对比起耐心地为孩子解答问题提供答案,父母可以多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孩子对问题进行探索,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策划 | 龚丹枫 陈晓璇 徐航航
统筹 | 卫轶 何宁
指导单位 |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专家成员 | 全省心理教研员及一线教师
撰文 |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心理老师谭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