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潮阳抽纱:岭南服饰论坛推动纺织新发展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5-03-29 14:5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2025-03-29

近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华夏衣裳•岭南服饰”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学术论坛暨第四届“岭南衣裳论坛”在潮阳区举办。

潮阳区委书记尤朝东表示,潮阳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希望与会者能从潮阳“千年古县”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为潮阳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在纺织服装和非遗融合创新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让潮阳的纺织文化瑰宝持续焕发光彩。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卓武介绍,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围绕根植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寻求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的有效途径,这次基地学术交流对接潮阳纺织服装,紧密围绕“双百行动”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合作新路径,有力推动基地在地性学术研究的深化与实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认为,要重视文化层面的基础研究,理清文化的底层逻辑。设计研究有自己的独特性,要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创新研究手段;注重设计转化,从历史遗存走向现实生产的研究方式,助力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贾玺增策划此次论坛,主持了“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主题板块,他就“在地性文化与时装品牌文本设计”提出:“当前,中国时尚企业将面对更多细分赛道和新品牌的竞争。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认知度低、品牌商业价值不足等众多核心问题困扰众多企业。中国时装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品牌管理、品牌建设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需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发掘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元素,以战略定力坚定初心、以审美视觉驱动创新,合理构建中国美学品牌文本体系”。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孙恩乐主持“潮汕抽纱历史与文化”主题板块,就《汕头抽纱历史与文化》提到:“汕头抽纱作为国家级非遗技艺,经历了百余年磨砺,形成以潮绣精髓与欧洲手工蕾丝工艺融合的中西合璧美学范式;形成了以汕头为核心,潮州、揭阳三地之间的抽纱生产技术分工的流水线模式。因此,抽纱是潮阳传统纺织服饰文化的DNA。”

安徽工程大学教师孙雨蓝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抽纱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抽纱技艺当代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探索。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戴晓杏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以抽纱技艺为例》中提到:潮阳抽纱技艺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了国际传播与交流;同时抽纱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新一代手工艺人,加强品牌输出及文化输出,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主任陈巍主持了“东方美学与产品设计”主题板块。青岛大学教授张成义主持“数字时尚与虚拟设计”主题版块。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十六所高等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的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潮阳教育局组织了美术教师和服装设计专业职校师生等2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此次学术论坛对汕头潮阳纺织服装聚焦高质量发展,专业教学提升、促进抽纱非遗保护与创新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何祉源 庄哲煌

图丨活动方提供

编辑:郭子扬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