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省20周年大跨越 智造12年一体教育舰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何宁 发表时间:2025-04-29 17: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何宁  2025-04-29

广州民办中学的顶流——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开办小学了。今年,迎来20周年校庆的天省从6年制的完全中学跨越到小学,将“智造”学段纵贯十二年的教育航空母舰。

学段纵贯12年: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天省为何学段跨越到小学,开办9年制的从化新校区?

董事长莫道明介绍,20年前开办天省的初衷就是为圆教育梦,“天河天省创建之初,没有6个年级同时招生,而是从初一开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升上来,6年形成6个年级,我们没有急功近利去为了赚钱,而是真正想办一所好的学校。多年来各方找上门想合作办学,我们坚持做好这一所学校、做好自己的品牌。天省的目标是成为一所百年名校。”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校长彭建平介绍,在十二年一体化培养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做好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核心,学校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中,阶段性课程精准匹配学生各阶段的认知水平,助力知识与技能的高效掌握;延续性课程则巧妙贯穿十二年学习生涯,促进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学校的教育目光并未停留在阶段性考试的成绩之上,而是放眼学生未来,着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连贯且系统的教育进程中,稳步实现知识积累、能力进阶、身心成长,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尽显独特优势。”彭建平表示,学校将打造一个全方位、全年龄段覆盖的特色课程矩阵,致力于为学生铺就成长为新时代英才的坚实道路。

天河天省:今年高中招420人、初中招640人

对于广大师生关心的今年天河天省如何招生,彭建平介绍:“初中招640人,普高计划招生420人,预计考分在第二梯度线上的同学可大胆填报。”普高招生的420个名额分布如下:自主招生42人、特长生4人、公费班30人、自费班344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50人。

“高一计划分12个班,完全实行小班化教学。”彭建平强烈推荐天省首年开设的公费班,“公费班学费按公办学校缴费标准,包住宿一学期仅千元左右,但享受小班化教学、师资优秀、民办高中优越的校园设施和条件,性价比很高。”

天省是广州有自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里唯二的民办学校,“自主招生欢迎科技方面擅长的学生,且如果分数达到公费班录取分数线,可享受公费班的待遇。”彭建平说。

对于去年中考录取分数稍有下降的原因,彭建平解释:“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扩招,招生名额从240个扩大到420个;另一方面是因为录取规则是显示最末一位录取考生的分数线,其实从录取的生源结构来看,总体生源水平与往年大体相同,绝大部分学生的录取分数都是比较高的。”

“公民同招”实行多年,天省初中部的“摇一代”成为常态,如今初中部的办学情况如何?

彭建平介绍,“公民同招”后初中部依然保持较好的办学质量,近十年有三人成为广州的榜首。特别是实行全员摇号后,有85%以上的学生能够考进示范性高中,学生的体育艺术方面的成绩也很优秀,在各类的省市竞赛方面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在普通高中部,近80%的学生能够进到全国比较优秀的大学去学习,最近几年有6名同学进到清华北大继续深造,还有学生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都反映了学生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天省高中:小班化教学,多种特色班

近年来,天河天省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200多人扩大到今年的420人,在广州中考人数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学位。除了小班化教学之外,天省高中还有多种不同的特色班,为同学们提供个性化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彭建平介绍,高中部特色班有黄旭华班、南山班、格源科创班。

黄旭华班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命名,也是全国第五个“黄旭华班”。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是赋予了天省师生传承与发扬黄旭华院士精神的使命。该班招收数理潜质突出、志在科研的拔尖中学生。实行初高中六年一贯制超小班教学,聚焦数理特长培养,兼顾人文与科学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打造未来科技栋梁。

南山班全面联动省实“南山”课程体系,初高中六年一体化贯通培养。在天河、从化校区初中部同步开展。开设科创、数理、人工智能等早期培养课程,通过“阶梯式选拔+个性化辅导”,储备创新人才后备军。天省和省实两校南山班实施“三同三共”联合培养。共享课程、师资、教研等资源,拓宽学生成长路径。

格源科创班与华南理工大学强强联合,共育拔尖创新人才。华工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团队亲自授课,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并指导学生在大学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踏上学术进阶之路。

教育亮点:一生一案培养,院士课堂助力

对于广州天省实验学校的教育亮点,彭建平总结为:全程小班教学,一生一案培养,院士课堂助力,顶尖名师引领,多元课程育人,书院文化浸润,精彩活动赋能,管理创新评价,全面国际交流,教学质量突出。

科技特色课程是贯穿全程的主线,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小学阶段的趣味科技启蒙,如简单电路搭建、创意编程游戏,到中学阶段深入的科技项目探究,像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新能源技术实践,层层递进,点燃学生对科技的探索热情,锤炼创新思维与实操本领。

自然教育课程带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山川湖海与花鸟虫鱼。低年级学生通过自然观察日记记录四季更迭中的植物变化、动物习性;高年级学生则参与生态调研项目,分析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挑战,在自然的怀抱中塑造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价值观。

体育特色课程学校构建体育特色课程体系,设游泳为必修课,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锻炼心肺功能与身体协调性。同时开设高尔夫、篮球、武术等丰富选修课,助力学生掌握 1-2项健体技能,增强体质、提升防身能力,树立终身锻炼理念。学校还开设“毅力・领导力・生命力”课程,以林间徒步、野炊劳动等体验式教学和跨场景活动为载体。学生将这些认知与理解内化为自身心灵全面健康成长所需的内在能量,让生命充满活力与智慧。

劳动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多样。从基础的校园卫生打扫、绿植照料,到颇具挑战性的手工创作、木工陶艺实践,学生们在亲身劳作中,动手能力得以提升,逐步领悟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学校还设有饮食烹饪文化实验室,并专门开设了烹饪课程。以初一学生为例,每个学期他们不仅要学会烹制4道家常菜,还需掌握基础的营养搭配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文字 | 蒋隽 何宁
图 | 校方提供

编辑:郭子扬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