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爆珠烟”当氛围神器,无异于公然施害|评论

来源:封面新闻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5-21 10:16
封面新闻  作者:  2025-05-21

“自习室氛围神器”“解压神器”“社交货币”……据报道,近期,杭州多个高教园及周边,走私“香水爆珠烟”热卖的现象引发关注。爆珠烟,是在香烟过滤嘴里嵌入含香料的液体胶珠,捏爆后可提供如薄荷、果香等多样化口感。而且,相比普通香烟,爆珠烟气味残留较少,不易被察觉,因此被不少年轻人青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部分人误以为“香水爆珠烟”为低害产品,“而这些走私烟本质是精心设计的感官骗局,其危害远超普通卷烟。”

“吸烟有害健康”众所周知,而“香水爆珠烟”则将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爆珠烟”是指烟草过滤嘴内置脆性胶囊的卷烟,内含如薄荷、果味等液态香精。当吸烟时,胶囊会被捏碎发出“啪”一声响,并释放香味——这类产品,很容易产生一种“味道阻断”或者说“味觉欺骗”的效果,让抽烟者产生了某种错觉,继而放松了对烟草的警惕性与自律心。而就是这些似乎“不呛口”的小众烟,正在蚕食严密控烟的防线。

其实,就其飘散出的二手烟来说,所谓的“香水爆珠烟”与普通香烟并无太大区别,一样的呛人、一样的有害,这或许就是“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吧。在社交平台的种草贴里,居然有人将“爆珠烟”标榜为“自习室氛围神器”,这简直是在鼓吹在公共场所施害。“爆珠烟”从包装到口感,都极力呈现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烟草的自我修饰倾向”一直存在,其也恰恰是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所极力防范和抑制的。很显然,通过非法渠道走私来的“香水爆珠烟”,绕开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约束。

媒体调查发现,以外壳绚丽、果香扑鼻为卖点的走私“香水爆珠烟”,在杭州多个高教园及周边形成日藏夜销的灰色生意,并向居民区扩散。此类香烟,并没有更柔和、更低害,只是更具迷惑性和误导性而已。不少年轻人,正是通过这类“小清新香烟”染上了烟瘾、成为烟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产品很像早已被禁止的“果味电子烟”,而且其燃烧方式、抽吸方式,还要更接近常见的卷烟。不堵住这一漏洞,控烟的种种努力,就不可避免会被消解。

控烟,一方面离不开供给侧管控、销售渠道管理,另一方面也少不了持续的、动态的公共宣教。对“香水爆珠烟”科普更多一点,年轻群体的认知更充分一点,主动拒烟的定力,也许就能更坚定一点。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