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中考志愿填报攻略:一梯线上可冲省市属名校 中等生靠区属学校“上岸”|2025中考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发表时间:2025-05-22 21: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2025-05-22

6月1日-5日,广州中考将填报志愿。今年考生约13.9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人;普高学位增加10060个、达到90476个。如何根据考生和学位增加的情况恰当填报志愿?

省市属学校:预估分数第一梯度线上可冲

去年华附、广雅、铁一都有校区录取分数位于第一梯度线以下,今年13所省市属学校全部扩招、招生计划11423个、扩招1243,且广州外国语学校扩招120人、首年第三批次招生,六中(花都校区)首年招生,因此发挥比较稳定、预估分数在第一梯度线上的考生,不妨谨慎“冲”省市属名校。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和考生需充分了解自身和中考规则,其他志愿要做好兜底功课。

广州中考是以前10%的考生划定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位置(其他梯度控制线顺序降40分)。从2024年的报考情况来看,第一梯度线上的考生策略较为保守,不少考生没有冲击第一梯度线上的省市属名校。

2024年中考数据显示:在第一梯度线上录取的10所高中:华附、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广附、铁一、广州外国语学校、五中(本部校区)的招生名额约为8803个(传统前9学校招生计划约8273个);700分(第一梯度投档线702分)以上考生14106人。然而,华附(知识城校区)、广雅(荔湾校区)、铁一(白云校区)和(番禺校区),六中(从化校区)的录取分数线都没上第一梯度线,说明不少达到第一梯度线的考生没有填报这些学校。

今年,省市属名校继续扩招,对于成绩预估在第一梯度线上的考生,2025年是考入省市属名校的好时机。

区属学校:中等生“上岸普高”主力军

省市属学校基本在第一梯度线附近招生,对于今年的13.9万考生来说,大多数孩子最终就读的都是区属高中,今年广州11区招生有何特点?

越秀区是全市唯一所有普高计划都是公办高中、没有民办高中的区,普高总计划5050个(含综合高中),其中七中(桂花校区)首年招收高一新生。

荔湾区新增的普高学位全部是公办学位,真光中学(广钢校区)首年招生300个计划,可住宿。

海珠区增加2个公办高中的新校区,分别是海珠外国语学校(江海校区)、97中(江南新苑校区)。海珠区新增的公办学位(包括公费班)增幅为14.75%。

天河区新增天外智慧城校区招生,此外天河职中综合高中扩招1倍、招生人数达到400人。

白云区“公办两新一增”,新增65中(江府校区)、云英实验学校(同和校区)首年招生,颜乐天纪念中学扩招,都为公办。新开一所民办学校,华文高级中学(招收公费班)。

黄埔区7所公办高中25%学位面向全市招生,分别是玉岩、科中、广实、开元、86中、北师大实验、苏元,可说是广州教育的“东部热土”。此外,新增2所民办高中,分别是广州市明珠高级中学、广州市天健学校,招收公费班。

花都区,今年有2所市属学校在花都办学,分别为六中和广雅,六中(花都校区)首年招收高一。此外新增民办学校广州市耀华学校首年招收高一。

番禺区6所高中单校区招生人数超1000人,可说是“航母级”高中。番禺区也是广州普高学位最多的区,去年学位数量就已破万。今年新增2所民办高中,广州市星执学校首年招收高一,该校有小学和初中办学基础,招收公费班总计划为220个;广州市博翠德学校首年招收高一,有48个计划。

南沙区新增1198个学位,增幅24.30%,全市最高。新办两所民办学校,分别是新亚高级中学、明贤实验高级中学。

从化区三所学校有25%外区招生,分别是从化中学、从化流溪中学、从化5中。

增城区新增一所民办学校,广州市华汇高级中学首年招生。

各区成绩在第一梯度线下的同学,研究好本区的高中变化,恰当填报。

中本贯通:录取分数预计在第三梯度线上

广州中考首年试点学制为7年中本贯通(3年中职、4年本科),“中本贯通班”按七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本科高校和中职学校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单独编班。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通过转段考核,后4年在本科高校学习。中职学段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本科学段按照相关规定享受本科学生有关政策。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中职毕业证书、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业内分析,“中本贯通班”录取分数恐怕不低,预计在第三梯度线以上。

民办高中:仔细考察办学条件和历届成绩

2024年中考,民办普高遭遇“滑铁卢”——(非公费班)分数线普降、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理想。(非公费班)90%以上都降分,分数线降幅最大的达到156分,降分三四十分的学校比比皆是。一些学校招不满,有学校第一到第四批次录取的统一投档阶段只招到1个学生。

与民办学校(非公费班)录不满招生计划、下滑的录取分数相对应的,是公费班的火爆。2024年16所民办高中开设公费班,分数线最高的达到706分,1所学校分数线在第一梯度,7所第二梯度,6所第三梯度。14所民办普通高中的672个公费计划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上完成,另外两所分数线分别是595分和583分。

对于民校来说,公费班是“面子”。一位开设公费班的民校校长坦率地表示:“公费班吸引优质生源,是高考成绩的‘门面’,是学校竞争力的体现。”

每个学校的公费班人数并不多,通常在40-60人。相对于学校几百人的招生规模来说,占比通常不超过10%。民办学校的生存根本是高考成绩,几十个“免费”优质生源换取高考口碑吸引更多收费学生,也很划算。

对于考生及家长来说,用公办学校的费用享受民办的条件和资源,固然“性价比”不错,但也要考察学校的办学情况,尽量报考办学质量有保障的学校。

外区生:只要分数够,可以反向选择

什么是外区生?政策规定,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下同)招生;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

广州市招考办《2025年广州市中考报名问答》明文规定:投档录取时,本区户籍生和外区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招生学校外区最大招生计划录满就不再录外区生。

也就是说,本区生和外区生竞争的是成绩,只要分数够,就能录取。

例如,某校总招生人数5人,外区生最大名额2人。报考考生中:本区生A同学710分、本区生B同学708分、外区生A同学706分、本区生C同学705分、外区生B同学704分、本区生D同学703分、本区生E同学702分。按照本区生和外区生同时投档录取、从高分向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顺序是:本区生A同学710分、本区生B同学708分、外区生A同学706分、本区生C同学705分、外区生B同学704分,5位同学录取。

所以说,本区生和外区生是站在分数这条平等的线上竞争,比拼的是分数。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对于中心城区考生而言,外区招生是一大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疏解中心四区(老三区和天河区)的学位压力,尤其是中考成绩在第二和第三梯度附近的中分段考生有望受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非中心城区吸纳良好生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但其实,不但中心城区考生可以报考周边区学校,周边区域考生也可以“反向选择”报考中心区学校的外区生。例如,海珠区南武中学、广州市97中学近几年该校的外区生名额均未招满。广州市奥林匹克中学去年外区生也未招满。

从去年第三批次录取分数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外区生录取最低分比本区生高一两分,但这只是压线考生的分数,对于看中某校教学质量或校园条件的外区生来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学校,稍微预留一点分数报考。

文|记者 蒋隽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