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5月24日至26日,第二届“当传统遇见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题活动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师生健康素养节在广州举办。
来自北京、天津、长春、上海、嘉兴、开封、重庆、云南、合肥、新疆等超过20个省区市120个单位的近3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享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经验成果,共研中医药文化与学生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良策。
顺势而为,共襄中医药文化传承盛举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搭建“当传统遇见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旨在聚焦学生健康问题、中小学教育生态,凝聚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智慧,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健康促进的实践与传承。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专程发来视频寄语,强调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个要点:中医药传承要从“文化基因”培根铸魂;学生健康要用“治未病”理念筑基固本;民族复兴需以“守正创新”开辟新局。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宋逸表示,此次活动是“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联盟”4月成立后的首项落地举措,通过“当传统遇见未来”主题活动,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卫生健康促进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健康的力量,希望“当传统遇见未来”品牌活动在未来生根发芽,真正将文化自信刻在基因。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祥兴表示中医药文化蕴含“天人合一”智慧,是中华文明瑰宝。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传承、厚植文化自信,促进健康育人、服务成长需求,创新协同机制、形成示范效应。
探索实践,共享中医药文化传承经验成果
本次主题活动共收集来自全国各地13个省市近200份成果案例,会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黄教育集团、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医院、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广州市真光中学、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卫生院、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幼儿园、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上海第三康复医院、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12个单位进行了经验分享,内容涵盖中医思维健康教育、跨学科融合课程、中华传统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近视防控、中医适宜技术校园应用等。60个单位现场获颁优秀案例荣誉证书。
“广州市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探索与实践分享。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戴秀文主任作主题报告,从“以道法术器为脉络的实践探索、中医思维与体质辨识启动路径研究、重塑健康育人生态之美的感悟”三个方面分享中心立项6年来的实践。其中,“治未病”思想与学生健康管理范式重构,重在辨识疾病萌芽;“整体观”指导下的学生健康促进系统论,重在从碎片干预到系统调护,构建饮食-运动-睡眠-情志全链条管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健康教育内涵,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健康行为的底层逻辑,更好推动健康教育知信行合一;“顺时养生观”与校园作息制度融合创新,重在通过对自然规律和成长规律的遵循,实现“以时养身,以制育人”的健康生态。
专家云集,共谱学生健康促进崭新篇章
主题活动汇聚了各方专业力量,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领域专家云集。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所长、马迎华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王一虹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傅杰英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广东郭氏保健研究所郭程湘所长、副所长黄理杰博士后等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内容涵盖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挑战与干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安全与健康教育系统构建与创新实践、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中小学生了解中医的意义及武医文化青少年传承经验分享。
文、图 | 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