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州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举行。该中心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三方联合共建,旨在打造劳动教育教学与研究南方高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文件的重要创新举措,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广州在推动“高校—教科研机构—中小学”协同创新、深化劳动教育改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三方协同发力:共筑劳动教育创新平台
当日上午,“广州劳动教育名家大讲堂”率先拉开序幕,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檀传宝带来专题报告,为全市劳动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引。来自广州各区教研员、骨干教师400余人现场参与,两千余名教育工作者观看直播。
下午的成立仪式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凤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三方代表共同签署共建协议,举行揭牌仪式。檀传宝、章振乐等国内知名劳动教育专家聘任为首届特聘研究员,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邹立波所长为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肖绍明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任平教授为副主任。中心将通过共同开展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联合申报省级及国家级研究项目、对接全国学术资源与专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四大途径推动劳动教育成果转化与应用。
锚定四大核心任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研究中心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要求,明确四大战略任务:一是聚焦人工智能发展下劳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建设区域性劳动教育智库,聚焦“十五五” 政策导向,制定契合广州发展的劳动教育政策,开发多元课程体系,分层培训师资,搭建资源共享库;
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学术平台,打通高校理论研究与基础教育实践壁垒,推动劳动教育与 STEM 教育跨界融合,为教育研究院博士后提供实践场景;
三是建设成果孵化基地,立足大湾区地域特色,探索劳动教育改革新路径,培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形成可复制的“湾区模式”;
四是形成成果辐射中心,构建 “立足广州、联动湾区、辐射全国”的资源网络,常态化举办高端研讨活动,共享全球先进劳动教育理念与经验,推广本土劳动教育成果。
AI 赋能劳动教育:开创五育融合新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中心将高度重视人工智能(AI)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方晓波院长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要积极探索‘AI+劳动教育’的新形态、新路径,力争在这方面形成全国领先的成果。”
未来,研究中心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特色,持续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研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广州劳动教育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文、图|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