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数能”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7月3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召开数智MBA新闻发布会,介绍学院新开设的数智MBA项目、新推的人才培养SAGE战略以及专业学位教育取得的成果。目前,数智MBA已开始招生,并设广州、深圳两个就读点,首批学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
创新推出 SAGE 人才培养战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俊生教授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学院发展脉络。自 1985 年成立以来,学院勇立工商管理教育潮头,在2019-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连续六年位列第一,以硬核实力构筑学科发展高地。
面对数智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创新推出 SAGE 人才培养战略。该战略以“管理+科技+产业”为基础,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管理学院有辨识度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SAGE,以科学化思维(Scientific Thinking)、艺术性管理(Artistic Management)、全球化视野(Global Vision)和责任为基的企业家精神(Ethical Entrepreneurship)为核心要素,融合理性方法与感性认知,促进量化分析与人文洞察结合(S/A),突破空间维度视野(G),以创新(E)落地为目标。
该战略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科管融通的立体式培养矩阵,为学生提供剖析问题的“手术刀”、引领组织的“罗盘仪”、洞察未来的“望远镜”以及行稳致远的“定心丸”,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学者,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智、综合、医疗管理MBA形成“三驾马车”
副院长汪林教授透露,学院已形成DPAcc、EMBA、MBA、MPAcc、MAud五大专业学位项目集群,致力于为国家、为大湾区培养能够引领变革的管理先锋。
其中,EMBA项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深度融通国家战略需求与管理实践前沿,持续稳居全球权威榜单前列。MBA项目作为学院的标杆项目,已累计培养6000余名管理精英。此次新增的数智方向,将与综合MBA、医疗管理MBA形成“三驾马车”,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助力学生在全球化竞争中兼具战略高度与落地能力。依托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首批A级成员单位、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首批招生单位的实力,DPAcc项目、MPAcc项目与MAud项目也将继续聚焦专业领域,为行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
助力学生形成数智化管理能力体系
MBA项目高级学术主任傅慧教授详细解读数智MBA培养蓝图。她提到,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在重构企业的“管理底层逻辑”:企业的管理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企业的业务发展从“流程优化”转向“模式创新”,企业的组织成长从“单一管理”转向“跨界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学院推出数智方向MBA项目,正是为了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培养“能驾驭数字技术浪潮、洞察商业本质、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新时代管理者?
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数智MBA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其一,管理筑基,以战略思维、组织治理、营销逻辑等管理基础能力为发展基底,构筑“管理者的知识根系”;其二,数智升维,“深植数智化思维基因”,将数字技术思维范式融入培养体系,让同学们掌握 AI 决策模型、大数据趋势研判、区块链风险管控等数智工具应用;其三,伦理定界,“恪守技术伦理根基”,在数智时代强调 “伦理能力” 先于 “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设计、AI 合规应用等数字责任意识,赋予技术创新以人文温度。
在课程设置方面,数智MBA项目更新了一些课程设计,比如《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不是关注复杂的公式运算,而是着重探讨“数字时代企业成长的底层逻辑”、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路径”、数字资产的“定价逻辑”等;《人工智能与商业应用》不是关注深度学习的算法细节,而是探讨“AI如何影响管理和战略决策”。
这些新增课程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智化素养”,另外,还围绕“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领域,设置了数智战略、数智化供应链管理、数智创新与创业等专业方向课,助力学生形成数智化管理能力体系。
在师资力量的强劲配置下,项目在数智领域成绩亮眼。其中,以谢康教授为首的一批学院老师,深耕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研究,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升华为源头创新性理论成果。谢康教授与肖静华教授团队推出的“数字经济创新三部曲”新书,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周倩欣 牟欣
图丨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