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农地变育人沃土!这所高校的思政课在艾田里“活”起来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许敏 发表时间:2025-07-11 21:5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许敏  2025-07-11

7月10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与上柏社区共建的红脚艾种植培育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通过政校社企四方联动,将思政教育扎根田间,让千年艾香浸润青年心灵。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该基地不仅传承中医药文化,更成为培养青年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助力乡村振兴与时代新人培育。

基地揭牌仪式标志政校社企“四维联动”的深化。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宋学忍表示,学校将发挥科研和育人优势,把基地建成“思政育人的示范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他强调:“学生将在艾草育苗中学习生态农业,在研学策划中理解产业振兴,这正是‘行走的思政课’的精髓。”

佛山市南海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吴兆强肯定了这一创新:“红脚艾项目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是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典范。”通过盘活上柏社区22亩原闲置农地为育苗基地,以社区主导、高校智援、企业参与、政府护航的模式,规划170亩研学空间,未来将形成“育苗-种植-加工-研学”全链条的思政教育载体。

揭牌仪式上,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阿兰带来首堂“田野思政课”:从《诗经》的艾草情结,到东晋葛洪、鲍姑在南海的“仁心仁术”,再到新冠抗疫中艾草烟熏法的科学验证,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韧性与智慧。

课程中,她结合上柏社区的实践,解读“守正创新”之道——从传统艾灸到现代智能应用,再到社区“艾草咖啡”“艾味面包”等创意产品,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时代转化。

据了解,该校将继续深化与上柏社区合作,以思政基地为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副校长宋学忍表示:“我们将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让艾香里的文明密码成为青年成长的养分。”

文、图 | 记者 许敏
通讯员 李保庆 廖宇飞

编辑:王沫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