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火热的实践书写时代担当。近日,广东医科大学19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3700多人在全国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既发挥医学特长,协助开展义诊并普及急救知识或青春期教育,也用墙绘传递情怀,用画展和摄影展记录乡土人文,还探索科技兴农的者,投身科研、开展助农直播。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将知识、技术与关爱送到田间地头,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旗迹志愿服务队主要由广东医科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组成。通过规范化的国旗护卫教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训练。湛江市第十八小学四年级学生彭贞颖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她的感受——爽、帅、乐、有成就感。她解释道:“训练时从混乱到整齐划一的步伐让人感觉特别‘爽’;抬头挺胸站军姿时感觉自己特别‘帅’;和小伙伴们一起进步特别‘乐’;最后能做到动作标准时,那种‘我做到了’的自豪感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活动中,志愿者们立足当地特色,创作了系列饱含乡土情怀的墙绘作品。在绘制“长寿家风”和“敬老家风”主题墙绘时,繁枝新芽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不仅用画笔传递孝道文化,更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深化了对传统美德的理解。针对当地村民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志愿者特别创作了“穆桂英御敌图”。“大热天里村民送来糖水、黄皮,学校老师们送来解暑的西瓜和饮料,队员们轮流下厨,疲惫都被幸福感驱散。”2023级临床医学繁枝新芽服务队队员邹思玲表示。
除了在广东省内,广东医学子的足迹还遍布全国12个省份44个地市的290余个乡镇,东至山东,西至新疆,就“健康+”“文创+”“助农+”“人工智能+”“科创+”等五个板块开展暑期实践服务。“‘三下乡’活动是广东医的靓丽名片,大学生变身‘小先生’‘小宣讲员’‘小画家’,在基层服务中厚植人民情怀。”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
据统计,广东医科大学校级层面坚持超过10年的“长寿”志愿服务队有20支以上。近5年来该校超过2万名师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学校连续四届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连续8年获评全国最佳实践大学,四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文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范乐雯 通讯员 周圆 徐畅
图 | 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