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设计+美育,广工团队为顺德民艺传承注入新活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5-07-15 15:1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2025-07-15
艺术赋能民艺空间焕新貌,打造沉浸式社区民艺体验课堂

民艺(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更是维系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行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民艺孵化突击队近日根据乡村振兴和民艺创新发展需求,赴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简岸社区和碧江村,围绕民艺空间设计、民艺资源建档和民艺活化实验三大主题,构建“在地研学—文化体验—美育传播—设计实践—产业落地”的五位一体闭环模式,推动岭南民艺的当代转译与产业赋能。

民艺是碧江的民俗脉络,更是碧江人的心灵归处。调研期间,突击队探访碧江古村的金楼、苏氏私塾等标志性建筑,梳理古村文脉遗产,感受家风传承的精神力量;走进灰塑传承人梁永泰的工作室,认真聆听53年来从拜师学艺到独自坚守的韧性与温情;走进佛山龙舟工艺工坊,在龙舟木刻手艺人梁灏英指导下真切体会从选木到打磨的匠心传承;采访顺德厨师协会副会长高国坚,近距离寻味舌尖上的“精益求精”的美食文化。同学们用镜头定格粤韵焕彩,用对话深挖文脉精神,用专业点燃活化引擎,为碧江民艺的现代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民艺空间是手艺传承的活态博物馆、创新实验室。在指导老师陪同下,突击队深挖民艺空间增长点,对北滘简岸社区滨水区域、北塘村旧屋区域和碧江德云居展开全面细致勘察,以专业化、年轻化视角提出多套改造方案和调研报告。其中德云街百艺坊建设项目更是搭建起“村居—主理人—民艺手艺人”三方交流平台,带动民艺传统立足当代、走向未来!

为将民艺传播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美学体验,突击队深度调研简岸社区文化资源与儿童美育需求,带领小朋友们以笔为媒、以景为纸,用童真视角描绘社区新风貌。小朋友们围坐岸边,在油纸伞和画纸上或描绘河畔垂柳的自然姿态,或用鲜艳色彩捕捉水面光影,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队员们穿梭其间,耐心指导绘画技巧,倾听小朋友的创意解读,让艺术创作的活力在社区岸边肆意流淌。

依托商业赋能,解码文化破圈,实现活态传承,突击队建立民艺元素数据库,制定设计规范手册,为民艺IP的活化转译提供系统支撑。目前,团队已设计出竹编、灰塑、龙舟等美食包装、特色手信文创方案5套,并与德云居沟通合作意向,制定落地计划,让记忆与文化传承通过创意载体得以延续。

接下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民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构建岭南民艺数字化保育平台,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拓展民艺教育传播体系,让岭南民艺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文丨记者陈亮
通讯员张来栋
图丨学校提供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