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美丽乡约!广财助力惠阳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5-07-23 22:1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陈亮  2025-07-23

“高校智慧与地方需求相遇,便是新质生产力生根发芽的沃土。”近日,在粤东大地铺展的夏日画卷中,一场以“校地携手、产教融合”为主旋律的美丽乡约正悄然绽放,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率队深入惠州市惠阳区,开展“双百行动”联席活动、基层理论宣讲及千企大调研。

校地三方锚定“七个一”,谱写合作新篇

21日上午,广东财经大学、惠州学院、惠阳区“双百行动”联席会议召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聚焦“区域所需、高校所能”,共商推动惠阳高质量发展。

自2024年11月以来,校地三方坚持“四强化四融合”工作机制,锚定“七个一”工作目标,围绕“产学研用、农文旅商、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等方面共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宣讲、党建共建、专题培训、就业招聘、校政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成绩显著的工作,助力惠阳区教育、人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国斌表示:“广财和惠州学院以及‘双百行动’驻区服务队,为惠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合作项目、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切实推动‘双百行动’见行见效,与两校携手结出更多校地合作丰硕成果。”

惠州学院副校长魏晓慧则表示,将与广财紧密合作,在化工材料、电子信息、基础教育、特色文旅等领域持续发力,探索“惠阳文旅与高校发展”的创新融合。

郑贤操强调,广财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创新,助力惠阳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扩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规模,提高专题培训质量,构建全链条产教融合人才服务体系,让更多师生在惠阳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深化“党建+文旅运营”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助力将惠阳区“双百行动”打造成校地合作的标杆工程。

启动千企调研,激活民营经济

21日下午,惠阳区委书记谭星海主持召开惠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面对百余位区领导、企业家代表,郑贤操以“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奋力谱写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剖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要义。

“民营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郑贤操深刻阐释了依靠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性,并详细阐述了推动民营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具体路径。他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民营经济的内在逻辑,系统阐释了高校智力资源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惠阳区深化校地合作、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引。

21日至22日,郑贤操一行走访了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锡源爆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共话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学校正开展粤商‘千企’大调研。”郑贤操表示,“暑期师生团队将用专业知识服务民企,传递国家最新政策。”在广东锡源爆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学院赵景琛教授还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专题宣讲,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智慧。

调研间隙,郑贤操一行专程前往惠阳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看望学校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和粤商“千企”大调研师生团队。实践团成员们汇报了团队的实践情况和预期成效。从电商助农到文旅策划,他们的足迹已深入惠阳乡野。“这次乡约,让我们在服务中成长。惠阳的青山绿水,就是青春最美的课堂。”

郑贤操勉励道:“青年人要深化实践、深入行业、服务地方,发挥专业所长、对接地方需求,做到扎根沃土、形成实践成果,展现广财学子的良好作风与形象。”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王翠 刘鸿燕
图丨学校供图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