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瑶乡童心,广东医服务队将音乐带进田间地头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发表时间:2025-07-30 16:2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2025-07-30
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日前,广东医科大学回響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下的瑶族村落——大元村,与大元社艺术交流中心联合开展为期9天的乡村美育教育活动。通过诗歌、竖笛、口风琴等多元艺术课程,为当地70余名留守儿童带去温暖与陪伴,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在缺乏专业音乐教育资源的大元村,许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乐器。志愿者们从基础音符教起,通过耐心示范和趣味互动,让孩子们逐步掌握竖笛和口风琴的演奏技巧。尽管初学困难,但孩子们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从磕磕绊绊的单音到流畅的独奏,再到默契的集体合奏,他们的进步让志愿者倍感欣慰。课余时间,孩子们常围坐在钢琴旁,与志愿者齐声歌唱,纯净的童声在山间回荡,音乐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团队注重将美育与当地瑶族文化深度融合。在音乐课上,志愿者将孩子们喜欢的歌曲与瑶族长鼓相结合,引导孩子们用口风琴演奏,并融入瑶族长鼓的节奏,让传统艺术焕发新声;在自然美育活动中,孩子们走进山野采集鲜花与枝叶,创作充满童趣的插画作品,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共生之美。这些课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团队坚持“以美育带动五育”,在艺术教育中融入品德培养。孩子们轮流担任值日生,共同打扫教室、整理乐器,在劳动中学会责任与协作。志愿者们还通过诗歌课鼓励孩子们用文字表达情感,一首首稚嫩却真挚的小诗,记录下他们对父母、对家乡、对未来的期许。 

临别前夕,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创作了一首原创乐曲,将瑶族风情、自然意象与孩子们的成长故事谱写成旋律。这首曲子不仅是美育成果的见证,更寄托了团队对孩子们的深情祝愿——愿音乐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伙伴,用艺术的力量治愈孤独,勇敢表达自我。  

文|记者 孙唯 通讯员 萧嘉悦 王丽君 
图|学校提供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