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起,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将迎来重大教育福利!近日,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将全面免除。经批准的民办幼儿园在读幼儿,也将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园标准享受保教费减免。这一普惠性政策的实施,将为亿万家庭减轻教育负担,推动学前教育向更加公平、优质的方向发展。
新政落地:普惠阳光普照学前一年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清晰规划了惠民政策的实施路径。免保育教育费标准严格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包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意见》提出,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公办园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全免。民办园幼儿也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同样不含伙食费等),若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其高出部分,幼儿园可依规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四地州等地区在园儿童,将继续执行现行政策。
在财政支持方面,国家也给出了坚实保障。对于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财政部门会综合考量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对幼儿园进行补助。中央财政依据核定的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在园儿童人数,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其中,中央财政按地区分档承担费用:第一档地区承担80%;第二档承担60%;其他三档承担50%,而民办园收费高于减免标准的部分,则由家庭承担。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广东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达102.61%,全省共有在园幼儿413.97万人,幼儿园21247所,专任教师31.4万人,教职工61.45万人。近年来,广东新增公办学位83.33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3626所,成功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园全覆盖,圆满完成“十四五”学前教育普惠学位“5085”目标。如此庞大的学前教育规模,此次新政的实施将惠及众多家庭。
广东行动:构建普惠优质学前教育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为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广东省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从231.41亿元增长到268.25亿元,年均增长5.31%。2025年1月,广东省政府更是将建立生均拨款向学前特殊教育倾斜列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
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关键部分,公办幼儿园在此次政策实施中担当主力,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广州市越秀区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向记者透露,其所在园大班现有100多名幼儿,教职工50余名。“按照实际运营情况估算,广州幼儿园的生均成本每月至少要2600到2800元,这还没算上基建维修费用。”这位园长坦言,园所规模越大,人力成本压力就越突出,“如今的保育费标准,根本无法覆盖这些成本。”
湛江一所区属公办幼儿园的压力更为直观。该园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在编57人,两个园区大班幼儿共233人,按照当地省一级幼儿园收费标准,保教费为每个学生每个月600元,仅大班保教费一年应收141万元。但园长仔细算了一笔账:“人工、水电费、通讯、材料支出、设备折旧等成本,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每月是1180元,保育费根本无法填补这个缺口。”
让园长们尤为关注的是财政支持的及时性。“从实际运营来看,日常运作经费的及时拨付对园所的稳定运转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目前极为关注的方面。”一位公办幼儿园园长说道。
相较于公办园,民办园的收费情况差异较大,但多数园所都面临着成本难以覆盖的困境。记者调研发现,广州地区民办园收费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番禺区一所双语幼儿园保育费每月高达3480元,部分国际幼儿园费用更高;而天河区不少普通民办园的保教费则为每月1500元。 即便收费跨度较大,成本压力却普遍存在。一位民办园负责人无奈表示,无论收费高低,师资、场地、食材等核心成本都难以削减。
广州某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圈今天被这个政策刷屏了,不少家长都在问,是不是9月就不用交费了。但也有园长同行表示了焦虑。
在该负责人看来,这是好政策,说明国家更关注民生,惠及学前,打造育儿友好型社会。“具体方案落地后,幼儿园会第一时间向家长传递信息。”该负责人表示,只要财政补贴能按时落实到位,民办幼儿园将不受影响。
专家解读:系统性破解“入园贵”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广东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管理办公室特聘专家周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学前一年免费政策的核心突破,在于首次在国家层面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通过公办园免费、民办园参照减免的差异化设计,精准解决了‘入园贵’这一民生痛点。”
谈及财政分担机制,她进一步分析:“中央对第一档欠发达地区承担80%的费用,极大地缓解了地方压力。这些地区由于财政薄弱,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中央的支持直接推动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广泛覆盖。” 对于减免范围,周艳认为:“仅减免‘保教费’是一个务实的设计,既避免了政府过度兜底,又通过允许民办园收取差额保障了其正常运转,同时配套生均补贴,引导民办园向普惠高质量方向转型。”
而对于民办园的转型,她强调:“要求民办园参照公办标准减免,结合财政补助与质量监管,能够倒逼其从‘高收费’模式向‘高质量’模式转变。这是推动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家长在选择民办园时,会更加注重教育品质,而非仅仅关注价格或噱头。”
随着这份文件的施行,已实施14年的《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同步废止。从资助到免费,中国学前教育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项涉及千万家庭的政策,标志着我国在推进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方面,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文|记者 张华 秦小杰 孙唯 陈亮
图|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