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迈入婚姻的人生新阶段,是否要迎接新生命便成为重要话题。当一个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当千万个家庭的涓涓细流汇入大海,生育将不仅仅是小家庭的选择,而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两天,一系列的重磅育儿政策陆续发布,无疑是给如今的育龄青年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切中了当下年轻家庭的痛点。“养孩子太贵”长期以来成为年轻人生育的一道难题。“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显示,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报告估计,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约68万元,其中,0-17岁的养育成本,城镇约为农村的1.83倍。而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可以说,对于子女养育投入,占据了年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从2024年推出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到这两天的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彰显着国家破解人口发展难题的决心与智慧。国家正在拿出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助力家庭破解成本难题。
这一系列的政策也正在为乳制品市场、母婴用品市场、教育行业增强信心。育儿补贴落地后,经历了连续四年调整期的A股母婴概念股迎来集体爆发。7月29日,三元基因上涨20.76%,安正时尚、佛慈制药、阳光乳业等涨停,骑士乳业、贝因美、华大基因、爱婴室、孩子王等涨幅居前。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发布后,截至8月6日收盘,创源股份、昂立教育涨超7%,和晶科技上涨近6%,贝因美涨超3%。
目前,中国母婴市场正处在更新迭代,换挡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巨量引擎联合CBNData共同发布的《2025母婴行业白皮书》显示,母婴市场趋势已经进入“分龄精长”新时代,育儿消费呈现“双向精养”新范式,一方面,从婴童用品端来看,液态奶、拉拉裤、婴童营养品等线上消费需求增长迅速,分龄需求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家长在育儿同时开启“自我再精养”进程,宝妈差异化需求持续释放。而与精细化常常相伴而生的就是高投入,此时出台的补贴和免费教育政策,无疑将会释放家庭经济压力,从而提振新的市场需求,推动母婴经济发展。
此外,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将进一步改善目前中国的婚育状况和人口结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持续增加。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仍在减少,对我国下阶段出生人口依然存在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提升家庭的生育愿望已经刻不容缓。
《措施》指出,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正如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吹风会上所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系列政策出台的背后,更有国家对家庭价值的坚定守护——生育不仅是家庭事务,更是国家大事。从个体上看,生育选择是个人事务,但是从国家层面看,生育是一项对未来的长期投资。现在,国家一方面着力破解“生得起、养不起”的经济困境,更深一层,则是希望家庭摆脱“生育焦虑”“鸡娃焦虑”,重塑社会对于生育的信心。当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仍旧面临许多婚恋和生育方面的难题,但是,当政策支持从零散走向体系,我们相信,社会氛围也将逐步从“恐生”转向“愿生”,生育也将成为每个家庭的美好选择。
文|记者 孙唯
图|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