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初三毕业生们开始收心为高一课程做准备,如何有效做好初高衔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是初高衔接最被关注的学科,《隽言教育》专访广州名校的高中学科组长们,支招攻略。
广州市执信中学英语副科组长伞瑶介绍,初高中阶段在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上的衔接断层。
从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来看,初高中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难度和句子复杂度的提升,更在于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的要求上。高中英语文章往往涉及更复杂的逻辑结构和抽象概念,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如果学生初中时仅满足于识记基础词汇和语法,缺乏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探究,到了高中面对长难句密集、主旨隐晦的文章,便容易出现理解断层——既可能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导致的 “知识断层”,也可能是无法适应抽象思维要求的 “思维断层”。
从学习方法来看,初中生常见的碎片化阅读、“找答案式” 解题等习惯,难以应对高中对全文主旨和段落逻辑的考查。部分学生习惯逐句翻译、孤立记单词,却忽略了语篇整体语境的把握,面对高中更长更抽象的文章时,往往抓不住核心,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学习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初升高的暑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着力培养完整阅读习惯。多接触英文报刊(如《中国日报》)、分级小说、CGTN 新闻或英语纪录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沉浸式输入中感受语言逻辑,培养语感。不必追求 “句句看懂”,重点是在完整阅读中学会把握文章主旨和段落关系,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二是注重语言输入与思维预热。利用暑假广泛涉猎多模态英语材料,无论是阅读、听说还是观看视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科技、文化、故事等),反复接触相关内容。这种持续输入不仅能积累词汇和表达,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为高中阶段的思维要求做好铺垫。
伞瑶提醒学生和家长,其实不必过度担心衔接难度,高中老师会循序渐进地引导适应,而接触稍高于自身水平的内容,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关键是紧跟老师的指引,紧跟班级的步伐,耐心地接纳并学习新的学习方法,能更快适应学习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同学们切忌通过题海战术提升,例如暑假或开学后大量刷题甚至做高考真题,这是违背了学习的规律的。刷题带来的知识对题目的熟悉程度,但作为一种输出的方式,刷题始终无法实现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内化。希望通过刷题提高,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思维固化的情况,难以保持对学习长久的兴趣。
文|记者 蒋隽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