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衔接|执信物理科组长:预习必要的数学知识|隽言教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发表时间:2025-08-12 15: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2025-08-12

暑假过半,初三毕业生们开始收心为高一课程做准备,如何有效做好初高衔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是初高衔接最被关注的学科,《隽言教育》专访广州名校的高中学科组长们,给出攻略。

广州市执信中学物理科组长李华思介绍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不同:

知识关联度,从“零散独立”到“体系化串联”。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多聚焦单一现象或规律,知识间关联松散,学习时可分段掌握;而高中物理构建了严密的知识体系,例如必修一从“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到“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再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牛顿运动定律),形成“现象—规律—本质”的完整链条,每个知识点都是后续内容的基础,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串联知识的能力,一旦某环节脱节,后续学习会明显受阻。

学习深度,从“具象现象”到“抽象本质”。

初中物理侧重直观现象与基础概念,知识多与生活经验挂钩,理解难度低;高中物理则深入探究规律的本质,概念更抽象(如“瞬时速度”需突破“某一时刻的速度”这一难以直接感知的定义,“加速度”需理解“速度变化快慢”而非“速度大小”),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显著提升。

分析精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

初中物理以定性分析为主,高中物理则强调定量分析,需通过精确计算推导结论(如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位移),且大量依赖数学工具(函数、三角函数、几何关系等),对“物理规律+数学运算”的结合能力要求骤升。

初升高的这个暑假,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对高一的准备?她建议:

复习或者预习必要的数学知识,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通读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

关注身边的物理,多动手动脑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进阶版可以阅读《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

文|记者 蒋隽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