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学生带电话手表上学,学校不能把问题上交

来源:封面新闻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9-03 06:30
封面新闻  作者:  2025-09-03
“家长建议禁止学生带电话手表上学”引热议。

“家长建议禁止学生带电话手表上学”引热议。近日,有网友留言板反映,电话手表可能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负面影响,建议禁止深圳市中小学生带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对此,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回应称,目前深圳市未出台全面禁止电话手表进校园的统一规定,但始终倡导学校按“分类管理、疏堵结合”原则落实相关要求。(澎湃新闻)

对于电话手表的管理,学校还是有着较大的自主决定权的。于是我们看到,有些学校早就“严格禁止携带入校”,而还有一些学校则是就此“毫无表示”。在很多学生看来,学校“毫无表示”,约等于就是默许了。此番,有家长发声呼吁“禁止学生带电话手表上学”,或许恰恰就是基于这一背景。耐人寻味的是,当地教育局其实并没有明确表态是否采纳家长的此一建议,而只是给出了一番格式化的答复。

有些事情,之所以交由校方自主决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因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而产生某些法律争议与务虚化的争论。禁止学生带电话手表上学,一些学校做也就做了,并不会激起太大的波澜。与之相较,若是教育局统一要求“禁止学生带电话手表入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仅仅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据此,好像并不能直接禁止电话手表进校。

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在于对上述法规,在执行层面到底是作“限缩性理解”还是“延伸性理解”?这就要超越字面语义,回到立法本义去诠释,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减少无谓纷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会通过“内部指导”的形式引导学校严管电子产品进校,而不会公开发文规束……这种做法很有技巧,只不过,很多时候也不可避免会对外给人一种“消极作为”的印象。此番深圳龙华区教育局的回应,会不会就是如此呢?

就严管智能手机、电子手表一事而言,学校管理者理应担起责任、拿出决断。对于分内的自主管理权,要用足用好,如此才能避免把问题上交,才能避免小事外溢,陷入无休无止的口水纷争中。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

编辑:许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