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剑展锋芒!阅兵装备背后的高校“硬核支撑”——值得报考!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发表时间:2025-09-04 23:2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孙唯  2025-09-04
上天入地下海,都有中国高校!

在刚刚过去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上,多数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在各种先进装备的背后,有着国内各高等院校的身影。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深度参与成为国防实力背后的“硬核支撑”。

其中,清华大学师生校友深度参与了多个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核心装备研制工作,为相关导弹的设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为高超声速武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无人机设计、导航、控制及智能驾驶等方面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还完成了长安街活动景观整体设计、建国门和复兴门和平主题硬质景观设计制作、中轴线“万众一心”硬质景观设计制作、城市宣传画面设计、北京城市活动景观规划设计等工作。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和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在历次阅兵中,在参与研制的装备数量和深度上,均位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在本次阅兵中,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深度参与了多个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核心装备研制工作,所研发的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为新质战斗力跃升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重点装备核心性能突破注入了创新动能,为国家现代化作战体系完善贡献了“北理工”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校科技报国、矢志强军的使命担当。

从空中到地面,一大批受阅装备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深度参研参试。来自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等单位30余个团队深度参研参试受阅装备。学校在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机电与伺服系统高可靠、高性能需求技术,电磁安全领域技术等方面均有突破,在参阅装备中成功应用。歼-10、歼-15、歼-16、歼-20、歼-35、运-20……空中梯队的多种机型由北航校友担任总师和研发骨干力量,北航人地面装备方队中多款装备也有北航校友担纲的身影。

搭载了大连理工大学超视觉感知计算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视觉系统的超级无人战车,在此次阅兵中揭幕亮相。大连理工大学团队提出的多源融合感知软硬协同优化技术,显著提升战车在低光照、强干扰及恶劣气象条件等实战环境中的态势理解与生存适应能力,彰显了大连理工大学在智能感知与无人平台研发方面的雄厚实力。此外,大连理工大学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叠层结构加工技术与装备、火箭轻量化设计技术,应用于多个重大型号受阅装备中,展示了大连理工大学在国防高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

北京邮电大学则面向人机交互设计,从源头上解决电子信息装备的人机工效问题,改进用户体验,提高战斗力。北斗卫星抗干扰设备、先进的抗干扰及定位导航算法、网络攻防对抗……北京邮电大学以硬核技术为刃、家国情怀为魂,将科研锋芒深深扎进国家信息安全与国防保障的关键领域。

在本次阅兵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雷达探测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对抗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科研平台及20余个科研团队的技术成果应用于歼-10、歼-20、歼-35、运20、轰6-K、空警500、空警600东风系列、鹰击系列、长剑系列以及预警探测装备、无人系统装备等国之重器,为我国新域新质战斗力提升贡献了西电力量。

中北大学参与研制的99式坦克、新一代主战坦克、DF系列、JL系列、CJ系列、HQ导弹等装备主要分布在地面突击方队、远程火炮方队、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水下兵器方队、对空抗击方队等方队。此外,中北大学研制的智能无人反无系统、高超声速武器系统、空天防御系统、深远海潜航器等应用于陆上作战群、战略打击群、海上作战群、航天作战领域的重大型号工程,集中展示了学校服务强国胜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成果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9个学院近20个团队深度参与15个受阅方(梯)队相关装备的研制。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团队深度参与核心装备研制,相关技术应用于通用直升机、舰载机、坦克、高超声速反导导弹、无人机、远程洲际导弹、新一代战斗机等30余种型号装备。西北工业大学近40个科研团队深度参与了航空、航天、航海、兵器、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国之重器研制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教师或校友全面参与陆上作战、防空反导与战略打击方队武器装备研制,深度参与其他各方队装备研制。“模拟仿真技术”保障了本次阅兵仪式的方案推演,“烟火技术”支撑了空中梯队的彩烟表演,各类身管武器平台的总师或副总师多数为南京理工大学校友。空中护旗梯队中所有机型直-8、直-10、直-19、直-20的总设计师全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造”,其他空中梯队中歼-10、歼-15、歼-16、歼-20、歼-35、运-20……凝结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的心血与汗水。值得一提的是歼20、运20、直20三款飞机的发动机总师(两位总师、一位常务副总师)均是“南航造”。

想要为国铸剑,就快快报考这些高校吧!

文 | 记者 孙唯
图 | 新华社资料图

编辑:王沫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