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冬梅:我常从本草之中感悟教育之道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嘉乐、孙唯、郭子扬、何宁、李可欣、陈健怡 发表时间:2025-09-11 11:1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朱嘉乐、孙唯、郭子扬、何宁、李可欣、陈健怡  2025-09-11
“每一味中药,皆有特性;每一位学子,皆具光芒。”

9月11日,广东省2025年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大会在广州举行。在现场,2025年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们在这里接受表彰,并分享他们的从教经历。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张冬梅分享了她的教育之道。

以三味药材为喻
分享三点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药学教育工作者,我常从本草之中感悟教育之道。每一味中药,皆有特性;每一位学子,皆具光芒。”张冬梅以三味药材为喻,分享了三点教育理念。

一是要以“厚朴”之德,夯实育人之基。厚朴,其皮厚而味辛,能温中行气。教育者亦当如此——厚德以载物,朴实以立教。

张冬梅介绍,在学校党委“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引领下,学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将价值塑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二是要以“远志”之向,拓展育人之界。远志,安神益智,能通慧开窍、志达高远。

“我们大力推进‘两核驱动、五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国家一流课程体系,完善科研反哺教学机制,为学生铺设一条‘认知-实践-创新’的贯通式成长路径,助力每一位学生明确方向、拓展边界、成就卓越。”张冬梅说。

三是要以“连翘”之新,激发育人之力。连翘,清热解毒,更寓意迎春绽放、敢为人先。

依托广东省药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学院构建‘药学+X’创新班,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交叉融合,打造教育新生态。张冬梅表示,鼓励学生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创新,希望学生不仅成为药学专家,更能成为心怀家国、面向未来的领军人才。

广东教育工作者更当
秉持“厚朴、远志、连翘”之精神

“能作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在此发言,我深感荣幸。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奋战在广东教育一线的全体教师。”大会现场,张冬梅如是说。

张冬梅介绍,作为“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学校的领导下,药学院秉持“学科筑基、科技驱动、拔尖引领、育才兴邦”的核心发展理念,通过系统性优化育人生态、前瞻性布局交叉学科平台、深度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教融合,实现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学院硕果累累——药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教育部药学“101计划”,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建设“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药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区落地,获首批药学专业学位博士点;指导学生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中屡获奖项,成功培养出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和卓越工程师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引领多项突破性新药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推动前沿科技转化为惠民成果,全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张冬梅说,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育人初心的始终坚守。

在张冬梅看来,药学教育工作者以本草为师,以育人为本,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之路。而广东教育工作者,更当秉持“厚朴、远志、连翘”之精神,以德立教、以志育人、以新促兴,共同推动南粤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张冬梅表示,立足新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务实的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我们南粤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记者 朱嘉乐 孙唯 郭子扬 何宁 李可欣
图片|郭子扬 暨南大学
海报|陈健怡

统筹:龚丹枫

编辑:李可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