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项目成果——《2025“大思政课”手绘地图》正式发布。由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联合申报的教学资源《赤血铸脊梁:淞沪抗战烽火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实践成果《碧血丹心卫中华抗战精神永传承——广州十九路军陵园的历史记忆与当代价值》入选,并获颁荣誉证书。在此次评选中,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广东省四所入选高校之一。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是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建设运营维护,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信息和优质实践案例等资源支持的数字化平台,旨在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青年特色、地域文化和思政内涵的实践成果,为各地各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示范资源。全国共766所高校投稿,参与师生15000余人。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入选作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阙龙云、影视与动漫学院陈月娥副教授共同指导,带领学生马俊杰等15名学生协同完成。作品融合思政微课与手绘元素,深入挖掘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生动再现粤军将士淞沪抗战的壮举及华南敌后战场的烽火岁月,凝练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汲取“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爱国赤诚,主动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传承精神、勇担使命。
近年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在品牌建设、文化育人和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开发更多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育人工作迈向新台阶。
文|记者 秦小杰 通讯员 阙龙云
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