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举行开学典礼,1.5万余新生共迎首堂“开学大课”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李可欣 发表时间:2025-09-12 22: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李可欣  2025-09-12
华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广州石牌、大学城、佛山南海、汕尾滨海四大校区同步举行。

9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广州石牌、大学城、佛山南海、汕尾滨海四大校区同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全球24个国家的1.5万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齐聚华师,共同迎接属于他们的第一堂“大学大课”。

在歌声与旗帜中迎接新起点

典礼伊始,四校区同步上演的青春歌会为开学注入了热烈而昂扬的氛围。歌曲串烧《海阔天空》《New Boy》《追光者》,舞蹈与街球表演《新的心跳》,以及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最炫民族风》,让全场沉浸在青春的律动中。随后,融合舞狮表演的《我的未来式》《超级英雄》把气氛推向高潮。

舞台之外,三十余名旗手高举各学院院旗,铿锵步伐中完成全场巡展。鲜艳的旗帜在四校区接力飘扬,象征着华师人紧密相连、同心共进。歌会不仅是视听的盛宴,更传递出“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的祝愿,为新生们打开了大学生活的序幕。

在师道薪传中汲取力量

大屏幕上播放的原创MV《华师人的一天》展现了校园晨昏的学习与生活:书声琅琅、灯火通明、绿树成荫,画面让新生们在初识中感受华师人的精神温度。

紧接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以“立志当如山,求学当如海,为人当如江”为题发表讲话。他从“底蕴丰厚”“坚守使命”“成就梦想”三方面勾勒华师的形象,并结合不同校区的地理意象寄语学子:

佛山校区依山而建,象征“志如山”,希望学子坚韧不拔、立志报国;

汕尾校区濒海而立,象征“学如海”,鼓励学生广纳知识、勇于创新;

广州校区珠江水奔腾,象征“行为江”,期许学子如江水奔流不息,坚定向前。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校长的比喻引来现场热烈掌声。

随后的《师道薪传》讲述环节,则通过三组师生的深情对话,重温华师人代代相传的教育初心。从扎根讲台的坚守到育人故事的传递,新生们在聆听中感受“传道、授业、解惑”的厚重力量。节目尾声,新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上花束,象征“师道薪火”的代代接力。

在广州校区石牌会场,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新生仁青群措在这一刻尤为动容格外专注。她从西藏昌都来到广州求学,回忆起之前上学时,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年轻支教老师们耐心的传道授业。“那段经历让我懂得了感恩,也让我种下了想要成为人民教师的梦想,把责任传承下去。”她说,“来到华师,我更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代代相承。”

在身份与责任中书写未来

典礼的后半程,责任与期许成为关键词。校党委书记王恒胤为班主任代表颁发聘书,并向新生代表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华南师范大学史稿》。

教师代表们的发言为新生指引方向。心理学院刘学兰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扎根学业、不惧风雨、热爱生活”;物理学院颜辉提醒学生“保持自律,锚定目标,把大学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人工智能学院范晨悠强调“勇于试错,坚持行动”;教育科学学院卓淳则寄语学生“格物致知,修身明德”。这些建议既具体又深刻,成为新生未来四年的行动指南。

最后,全体新生佩戴上校徽,在庄严的旋律中齐唱校歌。身份的转变在此刻完成,属于华师人的责任与荣光随之落在每一位新生肩上。

“我希望未来四年不断提升自己,然后回到家乡,把在华师学到的精神和知识带回去。”仁青群措对记者说道。对于像仁青群措一样的1.5万余名本科新生而言,华师不仅是学业的新起点,更是梦想的启航地。

文|记者 李可欣 通讯员 刘思诚 张思灵 邓超瑜 侯容与

图|通讯员提供

视频|记者 李可欣 实习生 许敏灵

编辑:郭子扬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