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广东省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推进活动在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承办。
活动围绕“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主题,推进近视防控关口前移,推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抓早抓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
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大欣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广东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保护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教育、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协同,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落实落细各项防控工作,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2019年9月20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近视形势的措施,包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改善视觉环境等。该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的小朋友们演绎了护眼歌曲——《光明的未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晓医师系统讲解了如何做好远视储备,并提出防控工作建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妮医师从中医角度,介绍了近视防控特色方法。
活动倡导通过开展各种户外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走向户外,“目”浴阳光,防止近视发生。要聚焦“抓早抓小”,切实做好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在保护好远视储备量方面,加大科普和宣传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力度,营造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的良好氛围。加强综合施策,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学校明亮工程”,落实视力监测和干预常态化制度。同时,还要强化家校协同,向家长普及远视储备量知识,科学管控儿童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创造良好家庭视觉环境。
文、图 | 记者 蒋隽 通讯员 黄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