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拟取消13项,竞赛是升学“捷径”吗?| 隽言教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发表时间:2025-09-26 21: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蒋隽  2025-09-26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以下简称“2025白名单“)的公示。相比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以下简称“2022白名单“),拟取消13个项目、新增16个项目。相较于项目的增减,家长们可能最关心的是:竞赛能帮助升学吗?

变化:取消13项、新增16项

本次公示的名单中: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活动22项,人文综合素养类竞赛活动12项,艺术体育类竞赛活动13项。

和此前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相比,有如下变化:

第一,赛事数量增加总数从44项增至47项,延续自然科学、人文综合、艺术体育三大赛道。包括五大学科竞赛在内的31项竞赛活动保留。

第二,13项赛事被移出名单部分赛事被暂停或移出名单,包括“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等。

第三,新增16项赛事:

科技创新类:新增“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全国青少年心理成长知识与应用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安全与应急科普创新大赛”,聚焦前沿科技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人文综合类:新增“中华诗词美育大赛”“鲁迅青少年文学大赛”“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大赛”等,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叙事。

艺术体育类:新增“全国青少年国防素养大赛”、“戏剧中国”全国青少年戏剧文化艺术大赛等,强调综合素养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正式发布名单或与公示名单有所不同。

义务教育阶段:竞赛成绩与升学脱钩

不少家长认为全国性竞赛成绩有助于升学。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国家政策规定,小学和初中不得以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入学。任何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每个城市或地区中考政策不同,但总的来说全国性竞赛在中考的“加持能力”也不高。

以广州为例,自主招生和特长生两条升学渠道,学生如果有全国性竞赛奖项或有助力于进入初选名单,但最终是否录取还要综合计算中考成绩和校内考察成绩。 

高考:“五大学科奥赛”最具含金量

高考升学最具含金量的竞赛是“五大学科奥赛”,其他竞赛“六亲不认”。五大学科奥赛分别是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通常进入五大学科竞赛的国家集训队大名单,就可以获得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

在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中,五大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也能获得破格录取。例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的报名方法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可以提交破格资格申请。

除此之外,五大学科竞赛的成绩还可以作为综合评价招生的参考或硬性条件。

文 | 记者 蒋隽

编辑:王沫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