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表彰了新一批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特级教师,广东工业大学张永康、郝志峰、林强、柯婷、李锋、蒋弘烨6位老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他们坚定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秉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永葆乐教爱生的仁爱之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学校教师中的优秀典范,更是具有良好精神风貌、强烈责任担当的广工教师群体的缩影。
课程思政润心,实践育人赋能
教师如星火,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未来的播种人。
“带领学生一起‘求真、向善、崇美’,就是在塑造他们的‘根’和‘魂’,就是在培育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教师,蒋弘烨将专业教育与思想引领相融合,一边引导学生欣赏《开国大典》《跨过鸭绿江》等经典画作的人物形象、环境描画、色彩搭配等技法表现形式,一边讲述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
她坚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主持建设《古典油画技法与材料》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入选新华网全国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获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蒋弘烨还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前往潮州、河源等地,完成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创作5000余平方、组织美育支教600余人次。
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要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柯婷在一线扎根了13年,始终在用实际行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她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同学们到延安梁家河,在“知青旧居”现场生动讲述知青插队故事;带领学生实践团队连续三年走进贵州毕节、广西龙胜等地16所卫生院志愿服务;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到湛江、潮州等地科技助农……在革命老区、在乡村、在田野,柯婷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担大任,努力提升自身本领,为群众多做实事、做好事。
理想信念首先在师者心中扎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学校对口支援喀什大学建设发展,轻工化工学院教师郝志峰主动请缨投身援疆工作,为喀什大学化工新专业及学科建设精心谋划,深入走访当地化工园区探索发展新路径,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而在课堂上,她讲述侯德榜、徐光宪等杰出化学家的事迹故事,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专业课程,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指引方向。
科技报国领前路,因材施教播新种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勤于治学、不懈求索的表率。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张永康致力于海洋能源装备制造研究,成功研制全球首座圆筒型深海石油钻井平台、首艘原油转驳装备、首套多浮体原油转驳系统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奖项,为我国开发深远海原油和海上风电的核心工程装备制造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闯科技“无人区”,张永康不仅把科技报国当作自己的使命,还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带领一批批学子在攻坚克难中涵养家国情怀。
他培养的博士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铸造大工匠、全国铸造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所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创新团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教师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上行而不辍,学生亦将自己的梦融入家国。
郝志峰始终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坚持将科研实验室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提供个性化指导,带领学生在科研创新中探索实践、勇攀高峰。应用化学专业09级学生彭少敏在本科就读时就跟随郝志峰参与“挑战杯”创新项目,培养了扎实的科研基础功底,也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出境深造后,她回归母校投身教学科研工作,迅速成长为化工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成为了和郝志峰一样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
管理学院教师林强在农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为人却非常低调谦逊,“治学严谨”是他在学生心中最鲜明的形象,“课题组例会上林老师都会认真听取每位同学的进展与困难,给予详实的反馈,如果我们仍有疑问,他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单独讨论,直至问题彻底解决。”林强以身垂范,在科研工作中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上好一堂课,建好一门课
扎根三尺讲台,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李锋成为历届学生交口称赞的好老师。面对数学“抽象难懂”的问题,他独创“三阶递进教学法”,提出“案例深化+思维算法”教学模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案例,把复杂难懂的高数以有趣又容易理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学生评价李锋的高数课“削尖了脑袋都抢不到座位”。
李锋常说:“学生困惑不过夜,我的解答不设限。”他把温暖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体现在深夜微信中的语音讲解和解题手稿图片里。
不仅上好一堂课,还要建好一门课,这是李锋的执着追求。他参与建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参与主编的《线性代数》教材被全国多所院校采用,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结大会上作交流分享,通过直播视频课程、“钉钉群答疑室”带学生“云游”数学,所创建的微信公众号“数学平时辅导及考研竞赛交流”受万余学生关注。
李锋用热忱点亮了学子的数学之光。2023年的教师节,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已经毕业的学生用一张泛黄的《高等数学》扉页制作成明信片,用微积分公式勾勒出火箭发射的轨迹,旁边写道“是您教会我们,数学公式里藏着大国重器的密码”。
良师如灯,林强是学生眼中温暖的“理工男”,“他很善于引导我们探索问题,会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也会以极大的耐心帮助我们”。林强擅长引导学生做好系统性规划,跟学生共同制定清晰的阶段性目标,注重使用高效科学的工作方法,他常嘱咐:“不要急切地追求成果,先静下心来,端正好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他授课和指导学生的日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师者,以日复一日的耕耘,在平凡中写就最深沉的伟大。
一个个优秀的教师,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代代广工教师心怀热爱,躬耕不辍,正在用爱与奉献诠释着教育者的责任担当,传承弘扬着教育家精神。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李成瑶
图丨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