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近 如何和游戏“抢孩子”?

来源:金羊网 作者:叶志垚 发表时间:2018-01-24 11:3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叶志垚

临近寒假,中小学生即将脱离规律的学习生活,迎来“自由时光”。而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和游戏“抢孩子”又成为头痛的难题。伴随着网络游戏渐成青少年流行文化,如何既保证孩子适当的游戏娱乐权利,又不让孩子过分沉迷?有专家表示,让孩子找到比游戏更好玩的东西更重要。

现状

电竞成青少年流行文化

“上高地,推塔推水晶!”“团一波,能不能团一波?”“这局射手carry,我躺赢”……在天河区某奶茶店,几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围坐在一起,人手一部手机,他们嘴里念叨着许多家长听不懂的游戏名词,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移动点击,绚烂的游戏特效映照在他们的眼里,时不时迸发出喜悦或沮丧的目光。

事实上,电子竞技近年来成为了青少年群体中一种十分流行的文化现象,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统计报告,仅中国的7.51亿网民中就有4.2亿人玩游戏,占比过半;从人群结构和游戏类型两个维度统计,青少年群体和电子竞技类游戏在其中的占比也均过半。有学生坦言,游戏已经成为和同学交流时的必备“工具”,如若不会玩,不仅无法和小伙伴们有共同话题,也无法在同学们“开黑”的时候一起玩耍。

临近寒假,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们终于将迎来一段放松惬意的假期时光。而伴随着寒假而来的也有一个让不少家长们头痛的问题:如何控制孩子不要过度沉迷于游戏?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14岁,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儿童上网主要干什么?上述报告显示,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到14岁,儿童每天上网研究网络游戏的达到60%。

家长

拿什么和游戏抢孩子?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发现,与青少年对游戏熟稔的情况相反,多数家长对游戏的了解并不多。

许多家长表示,虽然知道孩子喜欢玩一些游戏,例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会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而对于最近火起来的“吃鸡”,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其含义。“我是坚决反对孩子玩这类游戏的,血腥、暴力,非常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家长方先生在了解了“吃鸡”,也就是游戏《绝地求生》的玩法后大吃一惊,在该游戏里,玩家需要在一张地图上互相厮杀,活到最后的才能成为游戏的胜利者。方先生表示,一旦发现孩子在玩该款游戏,家长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我前几天问儿子,你放假想去哪玩?儿子回我:‘第一天要睡到自然醒,然后打游戏打到爽。’”郑女士表示,孩子每逢放假,除了学习,就是玩手机、打游戏。“我问他,你怎么不和同学出去玩?他头都不抬地回我:正在和同学一起玩啊,一起在游戏里组队玩。”郑女士说,自己不会一味制止孩子玩游戏,但是当孩子的娱乐时间全部被游戏占满,也感到深深地无奈,“坦白说,儿子每次玩游戏的时间不长,但是只要一休息,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对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现在手游市场广阔,游戏更迭速度快,种类繁多,也同样加剧着家长和孩子们关于游戏的“信息鸿沟”。“我女儿前段时间和同学打电话,动不动就说‘我喜欢谁谁’、‘谁长得好帅适合我’,我吓了一跳,还以为女儿谈恋爱了,一问才知道是在玩游戏。”家长赵女士哭笑不得地表示,女儿最近在玩某个角色扮演类游戏,除了普通的通关玩法,居然还可以和游戏里的角色谈恋爱、打电话、发短信。

而学生们投入到游戏里的,除了精力和时间,还有金钱。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玩游戏“氪金”表示担忧。

专家

帮助孩子培养多方面兴趣

在游戏已在青少年电脑上、手机里“扎根”的现状下,如何既保证孩子适当的游戏娱乐权利,又不让孩子过分沉迷?在传统的“封堵”与“打压”均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如何打赢这场“夺孩大战”,已成为摆在家长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资深教育传媒人涂国文认为,网络游戏沉迷“预防胜于治疗”,从源头上预防,防微杜渐,远比后期矫治容易得多。

涂国文表示,从家庭方面来说,陪伴就是教育。家长需要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有效时间,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孩子建立感情;其次,榜样就是力量。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打游戏或少打游戏,为孩子做好表率;此外,激励就是引导。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以正面肯定、认同与激励,使他们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避免让孩子产生逃避学习的挫折性心理。而最重要的是,兴趣就是道路。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多方面、有意义、有价值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这世上有更多比游戏更好玩的东西。

针对目前游戏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应加快网络内容分级制度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孙道萃表示,在网络游戏中,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这两种用户主体,实施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进入“与其年龄、身份等明显不符”的网络游戏世界,通过净化网络空间,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也有效防止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我们更期待有社会责任感的游戏开发厂商,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起来,把手游充满感染力、互动性的形式与具有价值引领性的教育内容结合,促成用游戏思维开发的教育手游的出现。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表示。

编辑:王楠
数字报

寒假将近 如何和游戏“抢孩子”?

金羊网  作者:叶志垚  2018-01-2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叶志垚

临近寒假,中小学生即将脱离规律的学习生活,迎来“自由时光”。而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和游戏“抢孩子”又成为头痛的难题。伴随着网络游戏渐成青少年流行文化,如何既保证孩子适当的游戏娱乐权利,又不让孩子过分沉迷?有专家表示,让孩子找到比游戏更好玩的东西更重要。

现状

电竞成青少年流行文化

“上高地,推塔推水晶!”“团一波,能不能团一波?”“这局射手carry,我躺赢”……在天河区某奶茶店,几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围坐在一起,人手一部手机,他们嘴里念叨着许多家长听不懂的游戏名词,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移动点击,绚烂的游戏特效映照在他们的眼里,时不时迸发出喜悦或沮丧的目光。

事实上,电子竞技近年来成为了青少年群体中一种十分流行的文化现象,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统计报告,仅中国的7.51亿网民中就有4.2亿人玩游戏,占比过半;从人群结构和游戏类型两个维度统计,青少年群体和电子竞技类游戏在其中的占比也均过半。有学生坦言,游戏已经成为和同学交流时的必备“工具”,如若不会玩,不仅无法和小伙伴们有共同话题,也无法在同学们“开黑”的时候一起玩耍。

临近寒假,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们终于将迎来一段放松惬意的假期时光。而伴随着寒假而来的也有一个让不少家长们头痛的问题:如何控制孩子不要过度沉迷于游戏?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14岁,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儿童上网主要干什么?上述报告显示,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到14岁,儿童每天上网研究网络游戏的达到60%。

家长

拿什么和游戏抢孩子?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发现,与青少年对游戏熟稔的情况相反,多数家长对游戏的了解并不多。

许多家长表示,虽然知道孩子喜欢玩一些游戏,例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会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而对于最近火起来的“吃鸡”,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其含义。“我是坚决反对孩子玩这类游戏的,血腥、暴力,非常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家长方先生在了解了“吃鸡”,也就是游戏《绝地求生》的玩法后大吃一惊,在该游戏里,玩家需要在一张地图上互相厮杀,活到最后的才能成为游戏的胜利者。方先生表示,一旦发现孩子在玩该款游戏,家长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我前几天问儿子,你放假想去哪玩?儿子回我:‘第一天要睡到自然醒,然后打游戏打到爽。’”郑女士表示,孩子每逢放假,除了学习,就是玩手机、打游戏。“我问他,你怎么不和同学出去玩?他头都不抬地回我:正在和同学一起玩啊,一起在游戏里组队玩。”郑女士说,自己不会一味制止孩子玩游戏,但是当孩子的娱乐时间全部被游戏占满,也感到深深地无奈,“坦白说,儿子每次玩游戏的时间不长,但是只要一休息,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对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现在手游市场广阔,游戏更迭速度快,种类繁多,也同样加剧着家长和孩子们关于游戏的“信息鸿沟”。“我女儿前段时间和同学打电话,动不动就说‘我喜欢谁谁’、‘谁长得好帅适合我’,我吓了一跳,还以为女儿谈恋爱了,一问才知道是在玩游戏。”家长赵女士哭笑不得地表示,女儿最近在玩某个角色扮演类游戏,除了普通的通关玩法,居然还可以和游戏里的角色谈恋爱、打电话、发短信。

而学生们投入到游戏里的,除了精力和时间,还有金钱。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玩游戏“氪金”表示担忧。

专家

帮助孩子培养多方面兴趣

在游戏已在青少年电脑上、手机里“扎根”的现状下,如何既保证孩子适当的游戏娱乐权利,又不让孩子过分沉迷?在传统的“封堵”与“打压”均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如何打赢这场“夺孩大战”,已成为摆在家长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资深教育传媒人涂国文认为,网络游戏沉迷“预防胜于治疗”,从源头上预防,防微杜渐,远比后期矫治容易得多。

涂国文表示,从家庭方面来说,陪伴就是教育。家长需要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有效时间,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孩子建立感情;其次,榜样就是力量。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打游戏或少打游戏,为孩子做好表率;此外,激励就是引导。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以正面肯定、认同与激励,使他们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避免让孩子产生逃避学习的挫折性心理。而最重要的是,兴趣就是道路。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多方面、有意义、有价值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这世上有更多比游戏更好玩的东西。

针对目前游戏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应加快网络内容分级制度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孙道萃表示,在网络游戏中,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这两种用户主体,实施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进入“与其年龄、身份等明显不符”的网络游戏世界,通过净化网络空间,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也有效防止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我们更期待有社会责任感的游戏开发厂商,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起来,把手游充满感染力、互动性的形式与具有价值引领性的教育内容结合,促成用游戏思维开发的教育手游的出现。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表示。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