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学转专业时 谨慎把握第二次选择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5-17 11:34

image001.jpg

图/视觉中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彭乐怡

近日,各高校陆续下发本科生转专业的通知,转专业作为未来发展规划的第二次选择,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高校的转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学校将转专业工作透明化,学生能获得更详细的讯息。然而转专业并非想转就能转,不仅需要做大量学业准备,还要能接受转专业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有些学院要求转专业学习必须留级一年。经历过转专业的过来人提醒,转专业有利有弊,需要通盘考虑,有时需要大学多读一年,最好得到家人的支持。

大一明确目标提早准备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各校的转专业流程基本相同。一般在4月末由教务处发布转专业通知,学生依据要求填写好申请表并上交。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学院将完成审核工作,转出学院和转入学院将审核通过的名单公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学生参加转入学院的考核,学院将通过名单提交教务处,完成最终审核。

在高校教务处公布的通知来看,各个学院和各个专业都有明确的计划接收人数,审核方式一般以笔试和面试为主,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大部分学院都对转入学生有一定绩点和无挂科、重修记录的要求;部分学院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该专业当年录取分数线;部分理工科学院要求学生提前修读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英语语言类专业要求学生的高考英语、雅思或托福成绩符合一定水平。“每年的要求不一样,你必须提前准备,不然肯定来不及。”来自广外的宋依睿说道。

一些转专业跨度很大的学生,更要提前了解转入专业的相关信息。大部分学院在转专业文件中都会给出参考书目,且每年基本不变。学生可以多请教师兄师姐,多看书积累专业知识,做一个“有心人”。

从行政管理转到汉语言师范的华师学生赵晓未,来自河北省。高三时,她确定了自己要报考汉语言师范专业,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发现所有的师范专业都不向河北省招生。“我当时就想选师范大学,好歹先一脚踏进去。”赵晓未说,大一上课时,因为在不心仪的学科,觉得自己一点动力也没有,只求不挂科,以满足转专业的基本条件。

华师文学院转专业的笔试题,比较接近高考语文题,赵晓未花了半年时间,重新刷题。“不能等通知下来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转,要早做准备。”她建议道。大一时,她结识了一个文学院大二的师姐,向她咨询有关信息。“我把师姐推荐我看的专业书《现代文学三十年》供在了书桌上,成为我的转专业动力。”赵晓未笑着说。

转入新专业后要面临学习转变

成功转入心仪的专业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这才是刚刚开始。转入新专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学习上的转变。

“也有灰心的时候。”宋依睿说。她从计算机专业转到英语教育专业,在计算机专业学习时,没有很多展示英语的机会,因此转到新专业后,自己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自信。但她认为这是必经之路,平时她会在私底下多加练习,课堂上也会争取上台的机会,积累经验。

除了学习,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出现新问题。“说实话,非常不适应。”来自华师的李晓洁,选择从财务管理转到经济学,李晓洁说,“其他同学已经在一起一年了,我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因为转专业,社团也放弃了,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可做。”

在有的高校,转专业可能意味着要换一个校区。中大的李培祎,从英语专业转到社会学专业后,从珠海校区搬到广州校区南校园,新宿舍里全是不同学院转专业的同学。重新融合成为考验他的又一道难题。

不少转专业的过来人都表示,自己经历了很长一段“孤独期”,从原专业孤独地努力准备转专业考试,到新专业孤独地追赶适应,别的同学火热的大学生活似乎离自己很远。“孤独是一时的,转专业的选择是影响以后道路的,我不会后悔。”李晓洁说。

但转专业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收获,如果需要留级学习,只需要重修专业课的课程,就多出很多的空闲时间。赵晓未表示,自己利用这些空闲时间看了不少经典名著,也因此有时间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TIPS 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不能“随便转”

2017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从2018年起,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中,单独编设院校代码的招生专业,考生录取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单独编码招生专业。

除了政策上的变动,各高校的专业都有具体的转专业要求,如部分理工科学院要求学生原专业不能是文科专业,而部分学院只接受指定学院的转入学生,等等。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学校的转专业规定,特别是留意新的政策,确定自己是否符合转专业的基本条件,少走弯路。

编辑:王楠
数字报

又到大学转专业时 谨慎把握第二次选择

金羊网  作者:  2018-05-17

image001.jpg

图/视觉中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彭乐怡

近日,各高校陆续下发本科生转专业的通知,转专业作为未来发展规划的第二次选择,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高校的转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学校将转专业工作透明化,学生能获得更详细的讯息。然而转专业并非想转就能转,不仅需要做大量学业准备,还要能接受转专业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有些学院要求转专业学习必须留级一年。经历过转专业的过来人提醒,转专业有利有弊,需要通盘考虑,有时需要大学多读一年,最好得到家人的支持。

大一明确目标提早准备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各校的转专业流程基本相同。一般在4月末由教务处发布转专业通知,学生依据要求填写好申请表并上交。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学院将完成审核工作,转出学院和转入学院将审核通过的名单公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学生参加转入学院的考核,学院将通过名单提交教务处,完成最终审核。

在高校教务处公布的通知来看,各个学院和各个专业都有明确的计划接收人数,审核方式一般以笔试和面试为主,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大部分学院都对转入学生有一定绩点和无挂科、重修记录的要求;部分学院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该专业当年录取分数线;部分理工科学院要求学生提前修读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英语语言类专业要求学生的高考英语、雅思或托福成绩符合一定水平。“每年的要求不一样,你必须提前准备,不然肯定来不及。”来自广外的宋依睿说道。

一些转专业跨度很大的学生,更要提前了解转入专业的相关信息。大部分学院在转专业文件中都会给出参考书目,且每年基本不变。学生可以多请教师兄师姐,多看书积累专业知识,做一个“有心人”。

从行政管理转到汉语言师范的华师学生赵晓未,来自河北省。高三时,她确定了自己要报考汉语言师范专业,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发现所有的师范专业都不向河北省招生。“我当时就想选师范大学,好歹先一脚踏进去。”赵晓未说,大一上课时,因为在不心仪的学科,觉得自己一点动力也没有,只求不挂科,以满足转专业的基本条件。

华师文学院转专业的笔试题,比较接近高考语文题,赵晓未花了半年时间,重新刷题。“不能等通知下来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转,要早做准备。”她建议道。大一时,她结识了一个文学院大二的师姐,向她咨询有关信息。“我把师姐推荐我看的专业书《现代文学三十年》供在了书桌上,成为我的转专业动力。”赵晓未笑着说。

转入新专业后要面临学习转变

成功转入心仪的专业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这才是刚刚开始。转入新专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学习上的转变。

“也有灰心的时候。”宋依睿说。她从计算机专业转到英语教育专业,在计算机专业学习时,没有很多展示英语的机会,因此转到新专业后,自己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自信。但她认为这是必经之路,平时她会在私底下多加练习,课堂上也会争取上台的机会,积累经验。

除了学习,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出现新问题。“说实话,非常不适应。”来自华师的李晓洁,选择从财务管理转到经济学,李晓洁说,“其他同学已经在一起一年了,我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因为转专业,社团也放弃了,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可做。”

在有的高校,转专业可能意味着要换一个校区。中大的李培祎,从英语专业转到社会学专业后,从珠海校区搬到广州校区南校园,新宿舍里全是不同学院转专业的同学。重新融合成为考验他的又一道难题。

不少转专业的过来人都表示,自己经历了很长一段“孤独期”,从原专业孤独地努力准备转专业考试,到新专业孤独地追赶适应,别的同学火热的大学生活似乎离自己很远。“孤独是一时的,转专业的选择是影响以后道路的,我不会后悔。”李晓洁说。

但转专业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收获,如果需要留级学习,只需要重修专业课的课程,就多出很多的空闲时间。赵晓未表示,自己利用这些空闲时间看了不少经典名著,也因此有时间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TIPS 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不能“随便转”

2017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从2018年起,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中,单独编设院校代码的招生专业,考生录取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单独编码招生专业。

除了政策上的变动,各高校的专业都有具体的转专业要求,如部分理工科学院要求学生原专业不能是文科专业,而部分学院只接受指定学院的转入学生,等等。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学校的转专业规定,特别是留意新的政策,确定自己是否符合转专业的基本条件,少走弯路。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