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上广深吸引力减弱

来源:金羊网 作者:周聪 发表时间:2018-07-06 17:37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

《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据显示,2017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本科91.6%,高职高专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另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依然抢手,连续三届保持较高就业率。

高职高专就业率首超本科

该报告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城市,杭州是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城市。

在薪酬方面,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值得一提的是,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860元,增幅为134%。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164元,增幅为92%。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即2017年时)平均月收入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为82%。其中本科涨幅为87%,高职高专涨幅为76%。

教育业、信息业毕业生需求旺盛

随着高考改革,专业的选择越发重要。特别对于贴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职学生来说,一个好的专业,往往决定了以后发展的方向。

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这份报告也列出了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以及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

据显示,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而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在岗位需求方面,“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等行业毕业生需求不断释放。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为14.7%),且在“教育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从2013届的10.0%上升到2017届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5%),而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是“教育业”。进入“教育业”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届保持上升趋势,较2013届增长2.8个百分点(2017届的就业比例为6.5%)。在教育行业中,就业于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占比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25%上升到了2017届的33%。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比例为7.7%)是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2017届的7.7%。

“北上广深”吸引力减弱

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哪了?调查显示,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2014届的21.7%。

调查还显示,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已高于广州的该比例(45.3%)。

从就业去向的类型来看,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7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7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7届的7%。

(图表由受访机构提供)

编辑:Nancy
数字报

《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上广深吸引力减弱

金羊网  作者:周聪  2018-07-06

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

《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据显示,2017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本科91.6%,高职高专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另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依然抢手,连续三届保持较高就业率。

高职高专就业率首超本科

该报告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城市,杭州是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城市。

在薪酬方面,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值得一提的是,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860元,增幅为134%。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164元,增幅为92%。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即2017年时)平均月收入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为82%。其中本科涨幅为87%,高职高专涨幅为76%。

教育业、信息业毕业生需求旺盛

随着高考改革,专业的选择越发重要。特别对于贴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职学生来说,一个好的专业,往往决定了以后发展的方向。

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这份报告也列出了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以及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

据显示,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而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在岗位需求方面,“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等行业毕业生需求不断释放。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为14.7%),且在“教育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从2013届的10.0%上升到2017届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

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5%),而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是“教育业”。进入“教育业”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届保持上升趋势,较2013届增长2.8个百分点(2017届的就业比例为6.5%)。在教育行业中,就业于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占比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25%上升到了2017届的33%。

“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比例为7.7%)是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2017届的7.7%。

“北上广深”吸引力减弱

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哪了?调查显示,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2014届的21.7%。

调查还显示,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已高于广州的该比例(45.3%)。

从就业去向的类型来看,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7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7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7届的7%。

(图表由受访机构提供)

编辑:Nancy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