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大PK:大学应该“拼成绩”还是“拼经历”?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唯 周兴宇 焦文慧 发表时间:2018-12-26 17:47

文/金羊网记者 孙唯 实习生周兴宇、焦文慧

在大学里,是应该朝九晚五、勤勤恳恳地泡图书馆,将绩点刷到5.0;还是积极地投向社会的怀抱,用社团活动、实习经历,或是一场恋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一边是自己的本职任务,另一边是等待发现的新世界,如何取舍成了不少当代大学生的困惑。

本期,金羊网记者特别走访了广东各大高校的师生,是“拼成绩”,还是“拼经历”,大家一起辩一辩!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任务,提升绩点才是“王道”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高考完之后考上大学就是一个解脱,大学生活的学习压力应该没那么大,能得过且过能毕业就好。其实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学生在学校里的本职任务还是学习,而绩点就是一个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量化体现,保研、申请项目、找工作等等都以绩点为基础,只有把绩点搞上去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在其他领域发展。因此有师生认为,大学更应该注重绩点的提高。

“大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首要的就是学习,学业是本,其它是末。”中山大学史老师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学生的重点还是学业,“大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到社会上时,那些专业技能,人际交往的技巧,都是可以慢慢学的,然而一旦离开了大学,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读书时间了。”

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以及实习工作的黄同学,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三学生。她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回过头来,会认为在大学里学业会更重要。毕竟始终有些东西的硬性要求就是绩点,绩点高也是对专业水平的一个认可。一个成绩好的人,无论是在学术科研或者职场竞争上都会比较有优势。说到学校的社团活动,她认为跟社会差别还是很大的。社团也不像想象中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收获,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学习。因此,她提醒广大同学,不要等大学四年课程结束后,让绩点成为保研、出国甚至找工作的拦路虎,综合素质其实可以之后慢慢去找机会锻炼。

无独有偶,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法学专业一位同学也认为,在大学放在第一位的是学专业知识,社团活动只是锦上添花。“如果你还有更长远的目标,那么就应该好好去学自己这个专业,绩点就不会差。在学专业的基础上去参加社团活动去实践,那样才能拓宽境界,但是这是锦上添花,不是为了什么要放弃什么的选择。但实践也是肯定要有,否则人生视角会变得狭隘。”

“大学是学习的地方,大学生涯也是生命中不可复制的阶段,不误学习,不负青春,如此大学,相辅相成,乃为人生。”中山大学中文系张老师如是告诉记者。不可否认,大学可能是很多人坐在教室里学习考试的最后时光。这四年里认真完成学业,追求绩点,为更好的将来铺路,或许是很多学生的宗旨和追求。

绩点不是唯一,勇于尝试新事物也能收获满满

在上大学之前,同学们都经历过高中三年的封闭式训练,基本上只能和书本上的知识打交道,因为那时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到了大学,考核人的标准不只是“绩点”一项,因此也有老师同学认为,大学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采访中,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系某辅导员老师明确表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里面更重要。“毕竟我们常说的绩点也只是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她认为,适当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另外,在合理分配时间的提前下,大学生们可以选择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当然如果能找到自己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点就更妙了。

在谈到绩点和经历哪个更重要时,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同学林丹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很多机会参加兴趣班之类的活动,所以我非常珍惜大学这个平台,去尝试和实践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据了解,丹燕在大学生活中参加了不少公益活动、城中村人口流动调查、劳动力动态调查等,她认为自己在这些活动中自己才真正将书本实践。另外,她提到,参加的经历越多,越能够帮助自己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小的时候觉得考砸了,天都塌了;但是见得人越多,经历的事越多,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情绪和这个世界相比其实微不足道,你就会用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因此她认为,不管是实习、社团、各种比赛还是恋爱,都是在帮助你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广东中医药大学的李婉盈同学则提到,自己对待绩点的态度并没有非常死板:“我不会刻意追求拿多高的绩点,我更多地会关注这门课程对我来说作用大不大。”因此,相比一昧地追求高绩点,她更提倡同学们多尝试不同的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挖掘自己的潜能。采访中,她提到了自己在广中医生命缘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培训部的经历,在那里,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推拿术、参加义诊,“这个过程会很辛苦,可以看到病人在我们的帮助下变得舒服起来,心中会有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两手”都要抓,但要分清轻重缓急

其实,大学里“拼绩点”还是“拼经历”,并不纯是一道单选题。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系辅导员某老师认为,提高绩点和丰富经历在某些方面是重合的,至少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一个平衡点。对此,辅导员老师提到:明确目标,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把握好活动与学习之间任务量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中山大学郭子琪同学也认为,“绩点”和“经历”就像是大学生的左右手,应该“两手”都要抓,但是却很难做到两手都能“硬”。因此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分清轻重缓急,为孰轻孰重排个序。子琪提到,如果面临抉择,就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如果你是比较坚定地想保研的话,那么学业一定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你并不想深造,利用大三、大四的时间出去社会实习,为就业做准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在大学里究竟是追求绩点还是提升能力的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两者也并不是一个对立关系。书,我们要读;活动,我们也要参加。一个有丰富经历的“学霸”,这估计才是我们的追求吧。

编辑:Nancy
数字报
观点大PK:大学应该“拼成绩”还是“拼经历”?
金羊网  作者:孙唯 周兴宇 焦文慧  2018-12-26

文/金羊网记者 孙唯 实习生周兴宇、焦文慧

在大学里,是应该朝九晚五、勤勤恳恳地泡图书馆,将绩点刷到5.0;还是积极地投向社会的怀抱,用社团活动、实习经历,或是一场恋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一边是自己的本职任务,另一边是等待发现的新世界,如何取舍成了不少当代大学生的困惑。

本期,金羊网记者特别走访了广东各大高校的师生,是“拼成绩”,还是“拼经历”,大家一起辩一辩!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任务,提升绩点才是“王道”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高考完之后考上大学就是一个解脱,大学生活的学习压力应该没那么大,能得过且过能毕业就好。其实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学生在学校里的本职任务还是学习,而绩点就是一个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量化体现,保研、申请项目、找工作等等都以绩点为基础,只有把绩点搞上去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在其他领域发展。因此有师生认为,大学更应该注重绩点的提高。

“大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首要的就是学习,学业是本,其它是末。”中山大学史老师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学生的重点还是学业,“大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到社会上时,那些专业技能,人际交往的技巧,都是可以慢慢学的,然而一旦离开了大学,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读书时间了。”

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以及实习工作的黄同学,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三学生。她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回过头来,会认为在大学里学业会更重要。毕竟始终有些东西的硬性要求就是绩点,绩点高也是对专业水平的一个认可。一个成绩好的人,无论是在学术科研或者职场竞争上都会比较有优势。说到学校的社团活动,她认为跟社会差别还是很大的。社团也不像想象中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收获,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学习。因此,她提醒广大同学,不要等大学四年课程结束后,让绩点成为保研、出国甚至找工作的拦路虎,综合素质其实可以之后慢慢去找机会锻炼。

无独有偶,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法学专业一位同学也认为,在大学放在第一位的是学专业知识,社团活动只是锦上添花。“如果你还有更长远的目标,那么就应该好好去学自己这个专业,绩点就不会差。在学专业的基础上去参加社团活动去实践,那样才能拓宽境界,但是这是锦上添花,不是为了什么要放弃什么的选择。但实践也是肯定要有,否则人生视角会变得狭隘。”

“大学是学习的地方,大学生涯也是生命中不可复制的阶段,不误学习,不负青春,如此大学,相辅相成,乃为人生。”中山大学中文系张老师如是告诉记者。不可否认,大学可能是很多人坐在教室里学习考试的最后时光。这四年里认真完成学业,追求绩点,为更好的将来铺路,或许是很多学生的宗旨和追求。

绩点不是唯一,勇于尝试新事物也能收获满满

在上大学之前,同学们都经历过高中三年的封闭式训练,基本上只能和书本上的知识打交道,因为那时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到了大学,考核人的标准不只是“绩点”一项,因此也有老师同学认为,大学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采访中,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系某辅导员老师明确表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里面更重要。“毕竟我们常说的绩点也只是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她认为,适当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另外,在合理分配时间的提前下,大学生们可以选择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当然如果能找到自己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点就更妙了。

在谈到绩点和经历哪个更重要时,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同学林丹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很多机会参加兴趣班之类的活动,所以我非常珍惜大学这个平台,去尝试和实践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据了解,丹燕在大学生活中参加了不少公益活动、城中村人口流动调查、劳动力动态调查等,她认为自己在这些活动中自己才真正将书本实践。另外,她提到,参加的经历越多,越能够帮助自己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小的时候觉得考砸了,天都塌了;但是见得人越多,经历的事越多,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情绪和这个世界相比其实微不足道,你就会用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因此她认为,不管是实习、社团、各种比赛还是恋爱,都是在帮助你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广东中医药大学的李婉盈同学则提到,自己对待绩点的态度并没有非常死板:“我不会刻意追求拿多高的绩点,我更多地会关注这门课程对我来说作用大不大。”因此,相比一昧地追求高绩点,她更提倡同学们多尝试不同的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挖掘自己的潜能。采访中,她提到了自己在广中医生命缘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培训部的经历,在那里,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推拿术、参加义诊,“这个过程会很辛苦,可以看到病人在我们的帮助下变得舒服起来,心中会有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两手”都要抓,但要分清轻重缓急

其实,大学里“拼绩点”还是“拼经历”,并不纯是一道单选题。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系辅导员某老师认为,提高绩点和丰富经历在某些方面是重合的,至少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一个平衡点。对此,辅导员老师提到:明确目标,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把握好活动与学习之间任务量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中山大学郭子琪同学也认为,“绩点”和“经历”就像是大学生的左右手,应该“两手”都要抓,但是却很难做到两手都能“硬”。因此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分清轻重缓急,为孰轻孰重排个序。子琪提到,如果面临抉择,就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如果你是比较坚定地想保研的话,那么学业一定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你并不想深造,利用大三、大四的时间出去社会实习,为就业做准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在大学里究竟是追求绩点还是提升能力的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两者也并不是一个对立关系。书,我们要读;活动,我们也要参加。一个有丰富经历的“学霸”,这估计才是我们的追求吧。

编辑:Nancy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