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不息老讲义 国学“田野”有心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邓琼 仝广秀 发表时间:2019-05-22 17:41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邓琼 通讯员 仝广秀

在公众被“5·18国际博物馆日”感染着的这一周,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开幕。规模不大,只是展出了一百来种清代以降的老讲义老笔记,声势也非浩盛,展品全部来自该系周春健教授“习之堂儒学馆”的个人收藏——但正如为此次展览点题的《庄子》名句“爝火不息”所言,它引起的社会关注却在持续升温;这个小小儒学馆所做的文化实践,也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有心人。

1、写在扣肉商标纸背面的老讲义你见过吗?

“讲义”一词,本指“讲解经义之书”,后多用来说教师授课所编教材。出现在“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上的,正是从讲解经义的古籍开始,跨越漫长的手写年代,各类各级的师生们留下的“手泽”。在现场,一批又一批习惯了用手机、电脑去书写和阅读的年轻人,惊叹连连。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我们这门课是哲学……一旦当你从经验的、常识的、生活的层面超拔出来,进入哲学的世界去观照世界和自我人生,就会获得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这是张岱年先生在清华中文系的哲学入门课上,循循善诱。

“屈原是公元前370年正月初七诞生,这是我的考据。《离骚》中有一句说明他生的年月——‘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52年7月,向学生谈起他对屈原作品的研究。

还有郑振铎讲“中国文学史”,贺麟讲“西方哲学史”,蒙文通讲“王安石变法”,沈知白讲“中国音乐史”,张禾瑞讲“概率理论”……名士讲堂,就这样奔来眼底。

再到中山大学,就更具有现场感了。

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如今已是鹤发名师, 他于1964年撰写的《桃花扇》讲义也在展览之列。有趣的是,这份讲义撰写在整版的红色“荔浦芋扣肉”商标背面(可见当年纸张之缺乏!),起初被藏家当做老商标流通、还有裁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痕迹,后来才发现背面的字迹或更有文献价值。周春健带回中大,到中文系几经询问,最后才确认是黄老师的讲义,而作者自己也早忘了当年的情形。

中大哲学系的资深教授冯达文,40余年来孜孜授课,他的手写讲义是数代学生的“集体记忆”。冯老师向展览捐献出自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给本科生、研究生上《中国哲学史》、《老庄哲学原著研究》等课程的几十本讲义,工整得一笔一划,几乎没有连笔字。新上任的中大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在展柜前感慨:“这就是当年冯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用的讲义啊,三十年多前在讲台上看到过,重逢太亲切了!”

讲义也不是大学课堂的专利,记者发现,展品中甚至还有中山大学幼儿园上世纪70年代的教师讲义,一丝不苟地写下了每周七天不重复的早操活动设置、场地安排,有趣又有心。

2、“手写笔记”的消亡是不是年轻人的遗憾?

这百来份展品,是周春健从自己收藏的六百多份老讲义中精选而出的,但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思名人或怀旧。

在“弁言”中,周春健写下了作为教师的某种忧虑:“晚近廿载至于今日,现代科技一日千里。放眼庠序之中,笔墨书写竟趋罕觏。讲堂之上,师者多幻灯展示,生徒惟手机拍影,便捷固然,却失切磨与温情。”这个问题也成为观展者们关注的焦点。

周老师说,他曾收集过学期末学生扔弃的笔记本,很多空空落落、不能成篇,与展柜里这些工整详尽的讲义、笔记反差实在太大!

同事李长春老师也认可这一观点,非常忧心“手写”能力的丧失对学生素质的伤害。他举例说,仅仅五年之前,本科生考“中国哲学史”,半数以上的学生写满一张八开试卷后,会因论述题部分的答案较长而要求加纸;但现在,大部分同学最多只能写满一张试卷,几乎没有人需要加纸了。“这不只是知识的记忆力或思考力的差别,可能还因为长期依赖电脑、不手书造成的书写障碍在加剧。”

而到场的青年学生,第一反应自然是惊叹前辈师生这样“亲手传承”的方式,但接下去态度就有点复杂。中大数学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小林,看到数学家张禾瑞先生1947年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义,展出的一页正好是她现在学习的“概率理论”的内容,十分惊喜。她说,大师们亲手书写的讲稿仿佛在讲述一个年代的故事,纸笔记录虽总不似电子化信息录入快捷,但能带来更多知识以外的精神力量。另一位不愿留名的同学却反对这种“泛泛”的说法,他觉得,手写讲义、笔记固然有情怀,但实在不符合今天信息吞吐的速度,务实一点,还是老师“放PPT+讲授“、学生“拍照+电脑录入”更为便捷。“但有时候一门课拍了上百张照片,回去也没有心思一一按内容整理了。”话说得很老实。

哲学系大四的陈同学是周春健教过的学生,他对老师书法作品般的大量板书记忆深刻,觉得自己如有一手好字,也会选择手写笔记。但是总不练字又怎么可能写得好呢?所以就安慰自己,电脑的排版、格式都规范清晰,还能插入拍下老师的板书或幻灯片,这样的笔记也很棒!华南师大哲学系的黄同学则说,同样的课程内容,电脑录入可能用一分钟、抄写要花五分钟,拍照就一秒钟,这样入脑的程度不一样,记忆和理解的效果自然不同。

3、师生要如何尊重电脑时代的“三尺讲台”?

周春健是个执着的人,有着对“手写”方式的痴迷。他不仅每天坚持以毛笔字书写日记,还曾抄录过全部的“四书五经”。在中大讲诗经课,他总在第一堂课就布置,要学生整个学习期间起码将《诗经》全文用繁体字手抄一遍,用正式的本子,讲点仪式感。周老师说:“希望同学们也用手写的方式来尊重我的工作。”

这次老讲义展览,不仅由著名学者、书法家陈永正题写展名,而且弁言、分部小标题都采用了青年学生的书法墨迹。每一份展品说明,是一篇包含收藏经过、作者概述等内容的短文,亦非印刷品,而由周春健自己直接手写在信笺上。以至于记者需要用作参考资料时,他都难以照例提供电子文档。

陈永正先生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手书的“爝火不息”四字引来许多人留影。陈先生平和地提醒道,“讲义”应该是活的,而且强调原创,形式是手稿也好、PPT也好,关键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即时与学生互动,“看着他们的眼神来讲话”。“电脑时代到来了,只要求学生手写心记还不够,教师们也要从前辈身上习得敬业与勤勉,更严谨地对待三尺讲台。”

4、能让国学在博物馆被“激活”、也让它“回家”吗?

周春健到中大任教已十年,是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四书学、诗经学的专业学者、博士生导师。这次展览,是他2014年创建的“习之堂儒学馆”首次策展尝试。在教学科研之余,周春健试图通过收藏、展览以及深入家庭和社区的讲授等方式,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这是一位学者的“田野”。

“习之堂”的主要根据地就在周春健那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推门进去,除了书桌和一张小小沙发,全部空间已被两排储物柜、两排书架分割成仅能侧身通过的窄道。柜上贴着的纸条,标明周春健为自己两千多件藏品制定的分类。

他还创建了自家的“学而国学小讲堂”,每天根据女儿兴趣或随机的热点,选取三两个传统文化的小题目——今天是“楷书四大家”、“千里送鹅毛”、“道德经首章”,明天换“句读趣谈”、“九流十家”……用二十分钟左右在晚上睡前讲授,翌日晨早复习,乐此不疲。三年下来,手书精美的讲稿又汇成了一本深入浅出的国学普及读物,同样也是讲义。陈永正为之做跋:“习之先生于康乐园中,执此一书,灯窗课儿,室人伴读,吟诵之声达于邻舍,想见先生此时之乐矣!”

周春健自任是习之堂儒学馆的“馆员”,而“馆长”则是他在中大附中上初三的女儿周谈艺。说起这个能书法擅绘画、临摹过《富春山居图》的少女,父亲既自豪,又有着郑重的传承之意。

2017年,周老师尝试着在自己所居住的海珠区怡乐路社区中,每个周末为小区居民作国学公益讲座,从古代诗歌体式讲到父子相处之道,从《诗经》讲到现代乐教,博士生导师在街坊邻居面前亦是挥洒自如。2018年,他和同事、研究生们一起,把讲座、读书会开进广州市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更多的人听到了走出国学象牙塔的“专业之声”。

做这些事,周春健并不是头脑发热或单纯出于兴趣,背后自有其学术思考。他说,自己所受到的最大触动来自美国学者列文森提出的“博物馆化”说以及余英时提出的“游魂说”,这都是对当代儒学面临困境的重要思考。他希望通过从事收藏、办博物馆和展览、系统的家庭教育、大众普及讲座这一系列尝试,探寻儒学(或者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它不是“游魂”,可以回到每个家庭、社区;它即使存在于“博物馆”,也能作为文化中枢,继续参与社会的反思与进步。这也似乎回应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周春健笑着说,“不谋而合,不谋而合”。

链接:

时间:2019年5月13日-7月13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新港西路135号)锡昌堂一楼

提要:

1、“前代遗珍”,包括明清至民国时期刊印或手写、油印的讲义十余种。2、“域外拾零”,包括前苏联宇航员来华授课内容在内的境外讲义数种。3、“师者手笔”,包括全国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的亲笔讲义手稿三十余种。4、“生徒钞记”,包括学生笔录的课堂讲义二十余种。5、“下庠片羽”,包括中小学各科讲义手稿八种。

05.20教育27995.png

周春健老师

05.20教育28003.png

记郭沫若讲屈原(1952年7月31日)

05.20教育28026.png

冯达文老师在自己的讲义前驻足

编辑:Nancy
数字报
爝火不息老讲义 国学“田野”有心人
金羊网  作者:邓琼 仝广秀  2019-05-22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邓琼 通讯员 仝广秀

在公众被“5·18国际博物馆日”感染着的这一周,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开幕。规模不大,只是展出了一百来种清代以降的老讲义老笔记,声势也非浩盛,展品全部来自该系周春健教授“习之堂儒学馆”的个人收藏——但正如为此次展览点题的《庄子》名句“爝火不息”所言,它引起的社会关注却在持续升温;这个小小儒学馆所做的文化实践,也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有心人。

1、写在扣肉商标纸背面的老讲义你见过吗?

“讲义”一词,本指“讲解经义之书”,后多用来说教师授课所编教材。出现在“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上的,正是从讲解经义的古籍开始,跨越漫长的手写年代,各类各级的师生们留下的“手泽”。在现场,一批又一批习惯了用手机、电脑去书写和阅读的年轻人,惊叹连连。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我们这门课是哲学……一旦当你从经验的、常识的、生活的层面超拔出来,进入哲学的世界去观照世界和自我人生,就会获得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这是张岱年先生在清华中文系的哲学入门课上,循循善诱。

“屈原是公元前370年正月初七诞生,这是我的考据。《离骚》中有一句说明他生的年月——‘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52年7月,向学生谈起他对屈原作品的研究。

还有郑振铎讲“中国文学史”,贺麟讲“西方哲学史”,蒙文通讲“王安石变法”,沈知白讲“中国音乐史”,张禾瑞讲“概率理论”……名士讲堂,就这样奔来眼底。

再到中山大学,就更具有现场感了。

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如今已是鹤发名师, 他于1964年撰写的《桃花扇》讲义也在展览之列。有趣的是,这份讲义撰写在整版的红色“荔浦芋扣肉”商标背面(可见当年纸张之缺乏!),起初被藏家当做老商标流通、还有裁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痕迹,后来才发现背面的字迹或更有文献价值。周春健带回中大,到中文系几经询问,最后才确认是黄老师的讲义,而作者自己也早忘了当年的情形。

中大哲学系的资深教授冯达文,40余年来孜孜授课,他的手写讲义是数代学生的“集体记忆”。冯老师向展览捐献出自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给本科生、研究生上《中国哲学史》、《老庄哲学原著研究》等课程的几十本讲义,工整得一笔一划,几乎没有连笔字。新上任的中大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在展柜前感慨:“这就是当年冯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用的讲义啊,三十年多前在讲台上看到过,重逢太亲切了!”

讲义也不是大学课堂的专利,记者发现,展品中甚至还有中山大学幼儿园上世纪70年代的教师讲义,一丝不苟地写下了每周七天不重复的早操活动设置、场地安排,有趣又有心。

2、“手写笔记”的消亡是不是年轻人的遗憾?

这百来份展品,是周春健从自己收藏的六百多份老讲义中精选而出的,但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思名人或怀旧。

在“弁言”中,周春健写下了作为教师的某种忧虑:“晚近廿载至于今日,现代科技一日千里。放眼庠序之中,笔墨书写竟趋罕觏。讲堂之上,师者多幻灯展示,生徒惟手机拍影,便捷固然,却失切磨与温情。”这个问题也成为观展者们关注的焦点。

周老师说,他曾收集过学期末学生扔弃的笔记本,很多空空落落、不能成篇,与展柜里这些工整详尽的讲义、笔记反差实在太大!

同事李长春老师也认可这一观点,非常忧心“手写”能力的丧失对学生素质的伤害。他举例说,仅仅五年之前,本科生考“中国哲学史”,半数以上的学生写满一张八开试卷后,会因论述题部分的答案较长而要求加纸;但现在,大部分同学最多只能写满一张试卷,几乎没有人需要加纸了。“这不只是知识的记忆力或思考力的差别,可能还因为长期依赖电脑、不手书造成的书写障碍在加剧。”

而到场的青年学生,第一反应自然是惊叹前辈师生这样“亲手传承”的方式,但接下去态度就有点复杂。中大数学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小林,看到数学家张禾瑞先生1947年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义,展出的一页正好是她现在学习的“概率理论”的内容,十分惊喜。她说,大师们亲手书写的讲稿仿佛在讲述一个年代的故事,纸笔记录虽总不似电子化信息录入快捷,但能带来更多知识以外的精神力量。另一位不愿留名的同学却反对这种“泛泛”的说法,他觉得,手写讲义、笔记固然有情怀,但实在不符合今天信息吞吐的速度,务实一点,还是老师“放PPT+讲授“、学生“拍照+电脑录入”更为便捷。“但有时候一门课拍了上百张照片,回去也没有心思一一按内容整理了。”话说得很老实。

哲学系大四的陈同学是周春健教过的学生,他对老师书法作品般的大量板书记忆深刻,觉得自己如有一手好字,也会选择手写笔记。但是总不练字又怎么可能写得好呢?所以就安慰自己,电脑的排版、格式都规范清晰,还能插入拍下老师的板书或幻灯片,这样的笔记也很棒!华南师大哲学系的黄同学则说,同样的课程内容,电脑录入可能用一分钟、抄写要花五分钟,拍照就一秒钟,这样入脑的程度不一样,记忆和理解的效果自然不同。

3、师生要如何尊重电脑时代的“三尺讲台”?

周春健是个执着的人,有着对“手写”方式的痴迷。他不仅每天坚持以毛笔字书写日记,还曾抄录过全部的“四书五经”。在中大讲诗经课,他总在第一堂课就布置,要学生整个学习期间起码将《诗经》全文用繁体字手抄一遍,用正式的本子,讲点仪式感。周老师说:“希望同学们也用手写的方式来尊重我的工作。”

这次老讲义展览,不仅由著名学者、书法家陈永正题写展名,而且弁言、分部小标题都采用了青年学生的书法墨迹。每一份展品说明,是一篇包含收藏经过、作者概述等内容的短文,亦非印刷品,而由周春健自己直接手写在信笺上。以至于记者需要用作参考资料时,他都难以照例提供电子文档。

陈永正先生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手书的“爝火不息”四字引来许多人留影。陈先生平和地提醒道,“讲义”应该是活的,而且强调原创,形式是手稿也好、PPT也好,关键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即时与学生互动,“看着他们的眼神来讲话”。“电脑时代到来了,只要求学生手写心记还不够,教师们也要从前辈身上习得敬业与勤勉,更严谨地对待三尺讲台。”

4、能让国学在博物馆被“激活”、也让它“回家”吗?

周春健到中大任教已十年,是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四书学、诗经学的专业学者、博士生导师。这次展览,是他2014年创建的“习之堂儒学馆”首次策展尝试。在教学科研之余,周春健试图通过收藏、展览以及深入家庭和社区的讲授等方式,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这是一位学者的“田野”。

“习之堂”的主要根据地就在周春健那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推门进去,除了书桌和一张小小沙发,全部空间已被两排储物柜、两排书架分割成仅能侧身通过的窄道。柜上贴着的纸条,标明周春健为自己两千多件藏品制定的分类。

他还创建了自家的“学而国学小讲堂”,每天根据女儿兴趣或随机的热点,选取三两个传统文化的小题目——今天是“楷书四大家”、“千里送鹅毛”、“道德经首章”,明天换“句读趣谈”、“九流十家”……用二十分钟左右在晚上睡前讲授,翌日晨早复习,乐此不疲。三年下来,手书精美的讲稿又汇成了一本深入浅出的国学普及读物,同样也是讲义。陈永正为之做跋:“习之先生于康乐园中,执此一书,灯窗课儿,室人伴读,吟诵之声达于邻舍,想见先生此时之乐矣!”

周春健自任是习之堂儒学馆的“馆员”,而“馆长”则是他在中大附中上初三的女儿周谈艺。说起这个能书法擅绘画、临摹过《富春山居图》的少女,父亲既自豪,又有着郑重的传承之意。

2017年,周老师尝试着在自己所居住的海珠区怡乐路社区中,每个周末为小区居民作国学公益讲座,从古代诗歌体式讲到父子相处之道,从《诗经》讲到现代乐教,博士生导师在街坊邻居面前亦是挥洒自如。2018年,他和同事、研究生们一起,把讲座、读书会开进广州市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更多的人听到了走出国学象牙塔的“专业之声”。

做这些事,周春健并不是头脑发热或单纯出于兴趣,背后自有其学术思考。他说,自己所受到的最大触动来自美国学者列文森提出的“博物馆化”说以及余英时提出的“游魂说”,这都是对当代儒学面临困境的重要思考。他希望通过从事收藏、办博物馆和展览、系统的家庭教育、大众普及讲座这一系列尝试,探寻儒学(或者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它不是“游魂”,可以回到每个家庭、社区;它即使存在于“博物馆”,也能作为文化中枢,继续参与社会的反思与进步。这也似乎回应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周春健笑着说,“不谋而合,不谋而合”。

链接:

时间:2019年5月13日-7月13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新港西路135号)锡昌堂一楼

提要:

1、“前代遗珍”,包括明清至民国时期刊印或手写、油印的讲义十余种。2、“域外拾零”,包括前苏联宇航员来华授课内容在内的境外讲义数种。3、“师者手笔”,包括全国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的亲笔讲义手稿三十余种。4、“生徒钞记”,包括学生笔录的课堂讲义二十余种。5、“下庠片羽”,包括中小学各科讲义手稿八种。

05.20教育27995.png

周春健老师

05.20教育28003.png

记郭沫若讲屈原(1952年7月31日)

05.20教育28026.png

冯达文老师在自己的讲义前驻足

编辑:Nancy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