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教育>新父母俱乐部

中大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出炉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唯;陈亮 发表时间:2020-09-21 11:32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陈亮

9月17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全国共有33所高校104个基地获批。

北京大学入选数量最多,有7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分别有6个基地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入选5个。

中山大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陈心陶)、历史学4个类别的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有基地入选的高校。

共计划遴选260个基地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希望经过五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使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使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2019年,教育部再发两份通知,对基地建设进行部署。教育部指出,2019-2021年,拟遴选建设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包括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建设后,每个基地每年的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涵盖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等17个类别。

教育部指出,基地建设要探索重大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形成自然科学“中国力量”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奠定基础。

“给天才留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厚植成长沃土”是培养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部强调,要深入探索书院制模式,注重个性化培养,探索实施荣誉学位项目。鼓励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大胆探索基础学科前沿,科教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推进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研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成为拔尖人才的后备力量。

中大“实验班”优生优培

记者了解到,本次入选的基地均位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除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外,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财经大学7所高校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均有基地入选。

这些“基地”有什么特色?据中山大学官网显示,学校此前已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求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2年起,中大从数学、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的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并纳入“逸仙学院”。

“实验班”实行优生优培、因材施教,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课堂理论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外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跨学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实行个性化培养和全程导学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实验班”实行“自愿进出、双向选择”的动态进出机制。

记者获悉,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就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算是北大的“拔尖计划1.0”。据统计,“拔尖计划”学生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比2010年增长150%以上;“拔尖计划”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占全校本科生论文发表总数的78%。

专家:解决“卡脖子”问题 重在基础学科汇英育才

那么,拔尖计划2.0对于学校和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我国“卡脖子”技术领域需大量基础学科人才作为支撑,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性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然而,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却存在重科学研究而轻视人才培养的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学校仅以报考率和就业率进行学科评价,导致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会出现压缩甚至取消基础专业的现象,直接影响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

“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最主要的目的是让高校重视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熊丙奇建议,学校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实施建设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委员会的作用。“需要关注教师的评价改革,教师需要抛弃过往以论文、学术研究为导向的思想,把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导向上。”

编辑:王敏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IBM第四季度营收204亿美元 利润12.64亿美元 2021-01-22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199.78亿美元 净利润58.57亿美元 2021-01-22
  • LG电子回应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传闻:正研讨所有可能方案 2021-01-22
  • 2020年5G手机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表现最佳 2021-01-22
  • 荣耀V40发布:首个双层纹理镀膜+全面色彩管理屏 2021-01-22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广州沙仔岛将形成国内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冰块晶莹剔透 宛如钻石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际锐评丨谭德塞的焦虑如何缓解?中国给出答案
2021-01-23 12:28:54
接种点很多但疫苗不够!美国多个接种点关闭大量预约被取消
2021-01-23 12:28:54
蓬佩奥暗示将选美总统?美媒直指:史上最差国务卿
2021-01-23 12:28:54
外交部:中方制裁蓬佩奥等人完全正当和必要
2021-01-23 12:27:59
广州从化:举办超过50人参加的活动需报备
2021-01-22 21:56:2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大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出炉
金羊网  作者:孙唯;陈亮  2020-09-21
中山大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陈心陶)、历史学4个类别的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陈亮

9月17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全国共有33所高校104个基地获批。

北京大学入选数量最多,有7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分别有6个基地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入选5个。

中山大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陈心陶)、历史学4个类别的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有基地入选的高校。

共计划遴选260个基地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希望经过五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使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使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2019年,教育部再发两份通知,对基地建设进行部署。教育部指出,2019-2021年,拟遴选建设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包括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建设后,每个基地每年的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涵盖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等17个类别。

教育部指出,基地建设要探索重大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形成自然科学“中国力量”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奠定基础。

“给天才留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厚植成长沃土”是培养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部强调,要深入探索书院制模式,注重个性化培养,探索实施荣誉学位项目。鼓励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大胆探索基础学科前沿,科教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推进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研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成为拔尖人才的后备力量。

中大“实验班”优生优培

记者了解到,本次入选的基地均位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除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外,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财经大学7所高校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均有基地入选。

这些“基地”有什么特色?据中山大学官网显示,学校此前已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求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2年起,中大从数学、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的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并纳入“逸仙学院”。

“实验班”实行优生优培、因材施教,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课堂理论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外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跨学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实行个性化培养和全程导学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实验班”实行“自愿进出、双向选择”的动态进出机制。

记者获悉,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就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算是北大的“拔尖计划1.0”。据统计,“拔尖计划”学生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比2010年增长150%以上;“拔尖计划”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占全校本科生论文发表总数的78%。

专家:解决“卡脖子”问题 重在基础学科汇英育才

那么,拔尖计划2.0对于学校和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我国“卡脖子”技术领域需大量基础学科人才作为支撑,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性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然而,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却存在重科学研究而轻视人才培养的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学校仅以报考率和就业率进行学科评价,导致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会出现压缩甚至取消基础专业的现象,直接影响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

“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最主要的目的是让高校重视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熊丙奇建议,学校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实施建设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委员会的作用。“需要关注教师的评价改革,教师需要抛弃过往以论文、学术研究为导向的思想,把重点转移到人才培养导向上。”

编辑:王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解读这张照片背后的一组数字
16:51
习近平: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16:51
习近平眼中的体育强国
16:51
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金句
09:48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09:47
广东政协去年一年协商议政硕果累累 共收到提案1192件
09:47
省政协委员建议:办培训班教老人用手机 推动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
09:46
省政协委员建议:广东应先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09:46
教育卫生乡村振兴 省人大代表带来基层心声
09:46
省中医院再派两专家驰援河北 邢台市第二医院首批新冠患者出院
09: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