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教育

广州“新中考”三大变化,名校名师支招如何教、如何学

来源:金羊网 作者:蒋隽 发表时间:2020-11-18 14:27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日前,广州“新中考”方案发布,除体育外最大的三个变化是:2021-2023年计分科目为8门,新增历史科考试分值为90分;语文增设附加题;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考不合卷。中考考试科目多了,学生时间紧了,学校如何教?孩子如何学?名校一线老师为大家支招。

图/视觉中国

语文

语文增附加题

明年开始,中考语文增加附加题:名著阅读8分,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有没读原著,考试大不同

广雅实验学校教研处副主任、语文科组长吴穗华指出,语文设附加题考查名著阅读,分值从5分增至8分。其导向十分明显,即学好语文要读书——保质保量的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是关键。

她表示,所谓“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可以理解为有没有读原著、有没有细致地读原著、有没有完整地读原著,“这几种情况,考生在答题表现上是不同的,试题能够辨查考生阅读名著的真伪、深浅。没有认真读过整本书的考生,往往会出现情节叙述张冠李戴、情节链条缺失、人物分析空洞欠支撑、对人物形象认识模糊或理解不当等答题错误。”吴穗华说。

怎么教?怎么学?

想拿到这8分,老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又要怎么学?

吴穗华建议,从教的角度,宏观路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经典阅读提升阅读品位,这是最重要的;中观路径是监控学生进行读整本读原著的原生态阅读,建构序列化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模型,开发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结合当下语文学习的转化性运用;微观路径可以聚焦文本核心价值设计专题学习,开展思辨性读写将阅读思考写作融为一体,采取灵活有效的导读形式,如建立阅读学习小组等。教师要有序推进阅读计划,注重任务设计与阅读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泛读、跳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并将阅读所得融会养内力,融通见境界。

从学的角度,家长应为孩子创设多样化的阅读环境。小学期间立足阅读自觉、塑造阅读行为,尽早接触经典著作,习惯读整本书,警惕碎片化阅读;初中阶段要提升阅读品质,通过自读管理分学段进阶式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语言、生活、知识、思想感情的积累),积极建构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按照阅读的规律去阅读,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理清一本书和一类书的关系等。

如何备考?从技能走向素养

吴穗华认为,名著阅读题将区分不同阅读表现的学生,但局限于记忆“事实性知识”的题目预计会保留,这类题目属于较低能力层级考查阅读的“输入”,备考不难,师生要重视的是那些作为阅读“输出”如理解、评价、反思、审美、再创造等高阶能力的题目。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使名著内部、名著之间达成关联或对比,扩大迁移面,防止杂乱无章以及只在一个层面上简单循环;还可以让学生读一点中外历史、文学史、哲学史等,对“史”有了基本概念才能把零散的东西归整。整合视域下的名著阅读备考,可以让“名著知识”进阶到“名著见识”,完成阅读的内化和输出。

吴穗华分析,2021年语文中考将稳中有变。与过去相比,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将逐步减少,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将增加,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测试情境,构建在场任务,从技能走向素养。

为此,师生要更新语文教育评价观:一直以来以知识和技能为测试内容的考试评价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以情境作为评价载体”已经成为各国教育评价变革的基本共识。和语文知识与技能不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真实的情境与言语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

历史

增考历史科

自2021年起,广州增加了历史作为文化科的中考科目,分值90分。

学习:初中三年,三步学历史

广雅实验学校初三历史备课组老师认为,针对新形势的要求,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要正视历史作为中考科目的事实,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容量和准确性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因此,如果想毕其功于一役,把问题都留在初三来解决或者考前突击,是不可取的。需要学生平时协调各科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时,学生正式接触历史这门学科,大部分都有着碎片式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历史学科意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规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借助各种活动着重引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二时,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初三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卷结构:培养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已公布,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指导历史学习?

备课组老师介绍,非选择题有3道,均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题型,分值占40分,可以看出历史中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历史核心素养以及对新情景、新背景条件下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史料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经典史料,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树立“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夯实基础知识,通过画时间轴、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搭建知识框架,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备考:培养历史兴趣,带着问题学历史

新中考方案预示着今后的历史学习与以往有何不同?

备课组老师指出,今后的历史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素养能力的提升。广州中考逐渐向省中考过渡,所以,老师在备考时也会参考省中考的方向和命题风格,从知识立意向核心素养立意转变。学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带着问题深入历史的学习。

备课组老师建议,针对中考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自主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的情况,备课组要落实集体备课、高效备考。另外,各科组之间要做好协调规划,避免内部竞争、低效备考。同时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合考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考不合卷

2021年广州市新中考方案规定,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个学科将实行合考不合卷,安排在同一场次依次进行考试,试卷分开收发,两科考试中间安排15分钟时间收发试卷,期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

道德与法治:记忆之外,强调独立思考

广大附中初三政治备课组长王有平表示,这给初三的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比如:大部分学生考完一个小时道德与法治后再考历史,在考试精力上会有所松懈,而且涉及到学科思维的转换,需要在平时的月考中提早模拟适应。

考试时长共2小时15分钟,加上中考一般会提前15分钟组织学生进考场,一共2个半小时原则上不能上厕所,也需要提前演练。

王有平认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避免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要改变“文科就是背”的思想,不可否认,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背诵一些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但不是机械记忆,更重要的是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科素养。

对于中考变化,王有平认为老师需要提前谋划,初一初二注重培养学生议题式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三要加强文本阅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和化学合考不合卷

明年起,中考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也实行合考不合卷,每科60分钟。

化学:易懂难精,细心审题

广大附中化学科科组长李璇老师表示,学生以往从未有过合考不合卷的考试经验,要尽快适应新的应考习惯。

根据已经公布的题型、分值等消息来看,化学虽然题量减少,但对学习能力水平的要求(尤其是非选择题)并不会降低,所以应该依然是一门“易懂难精”的科目。而选择题分值增大,意味着学生必须在初三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细心审题的解题习惯。

李璇表示,对于化学,中考考试内容没有减少,要求没有下降,解决时间紧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盐和碱的溶解性”是初三必须掌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在每一节化学课中逐步渗透,学生在课后“及时记忆”是致胜法宝。

物理:回归课本,自我纠错

物理试卷结构已公布,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实验操作为10分,卷面为90分。考试时长由原来的100分钟减至60分钟,题量也相应减少。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占3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8题,占60分。

广大附中物理科组长黄欢分析指出,分析近几年的广州物理中考试卷,不难看出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开始着重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纠错的能力。

黄欢提醒,随着中考科目的增加以及考查方式的变化,学生的脑力、体力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学生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以及作息时间表,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以适应合考的变化;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应回归课本,注重物理概念、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此外,要对自己的思维和参与活动的情况用自我监控的方法进行反思,例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思维顺序是否存在问题,应如何改进。

黄欢提醒学生,不应将实验操作考试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学生应注重平日课堂中每一次实验的机会,明确实验目的,认真听老师对实验操作的讲解,认真观察老师的正确示范。实验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只有不断经历并习得了相关操作技能,才能应对操作考试中所出现的变化。

链接

新中考采用“4+4”模式

11月1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显示,2021-2023年,广州中考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含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8个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

与现行中考政策相比,增加了历史科目,分值90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全省高考综合改革“3+1+2”模式的有效衔接。

语文增设了附加题,8分,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考试实行“合考不合卷”,合考的两个学科安排在同一场次依次进行考试,试卷分开收发,两科考试中间安排15分钟时间收发试卷,其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道德与法治分值调整为90分。物理和化学分值不变,各100分。录取计分科目满分为810分。

编辑:王敏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IBM第四季度营收204亿美元 利润12.64亿美元 2021-01-22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199.78亿美元 净利润58.57亿美元 2021-01-22
  • LG电子回应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传闻:正研讨所有可能方案 2021-01-22
  • 2020年5G手机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表现最佳 2021-01-22
  • 荣耀V40发布:首个双层纹理镀膜+全面色彩管理屏 2021-01-22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广州沙仔岛将形成国内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冰块晶莹剔透 宛如钻石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际锐评丨谭德塞的焦虑如何缓解?中国给出答案
2021-01-23 12:28:54
接种点很多但疫苗不够!美国多个接种点关闭大量预约被取消
2021-01-23 12:28:54
蓬佩奥暗示将选美总统?美媒直指:史上最差国务卿
2021-01-23 12:28:54
外交部:中方制裁蓬佩奥等人完全正当和必要
2021-01-23 12:27:59
广州从化:举办超过50人参加的活动需报备
2021-01-22 21:56:2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州“新中考”三大变化,名校名师支招如何教、如何学
金羊网  作者:蒋隽  2020-11-18
语文必须读原著,带着问题学历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日前,广州“新中考”方案发布,除体育外最大的三个变化是:2021-2023年计分科目为8门,新增历史科考试分值为90分;语文增设附加题;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考不合卷。中考考试科目多了,学生时间紧了,学校如何教?孩子如何学?名校一线老师为大家支招。

图/视觉中国

语文

语文增附加题

明年开始,中考语文增加附加题:名著阅读8分,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有没读原著,考试大不同

广雅实验学校教研处副主任、语文科组长吴穗华指出,语文设附加题考查名著阅读,分值从5分增至8分。其导向十分明显,即学好语文要读书——保质保量的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是关键。

她表示,所谓“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可以理解为有没有读原著、有没有细致地读原著、有没有完整地读原著,“这几种情况,考生在答题表现上是不同的,试题能够辨查考生阅读名著的真伪、深浅。没有认真读过整本书的考生,往往会出现情节叙述张冠李戴、情节链条缺失、人物分析空洞欠支撑、对人物形象认识模糊或理解不当等答题错误。”吴穗华说。

怎么教?怎么学?

想拿到这8分,老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又要怎么学?

吴穗华建议,从教的角度,宏观路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经典阅读提升阅读品位,这是最重要的;中观路径是监控学生进行读整本读原著的原生态阅读,建构序列化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模型,开发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结合当下语文学习的转化性运用;微观路径可以聚焦文本核心价值设计专题学习,开展思辨性读写将阅读思考写作融为一体,采取灵活有效的导读形式,如建立阅读学习小组等。教师要有序推进阅读计划,注重任务设计与阅读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泛读、跳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并将阅读所得融会养内力,融通见境界。

从学的角度,家长应为孩子创设多样化的阅读环境。小学期间立足阅读自觉、塑造阅读行为,尽早接触经典著作,习惯读整本书,警惕碎片化阅读;初中阶段要提升阅读品质,通过自读管理分学段进阶式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语言、生活、知识、思想感情的积累),积极建构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按照阅读的规律去阅读,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理清一本书和一类书的关系等。

如何备考?从技能走向素养

吴穗华认为,名著阅读题将区分不同阅读表现的学生,但局限于记忆“事实性知识”的题目预计会保留,这类题目属于较低能力层级考查阅读的“输入”,备考不难,师生要重视的是那些作为阅读“输出”如理解、评价、反思、审美、再创造等高阶能力的题目。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使名著内部、名著之间达成关联或对比,扩大迁移面,防止杂乱无章以及只在一个层面上简单循环;还可以让学生读一点中外历史、文学史、哲学史等,对“史”有了基本概念才能把零散的东西归整。整合视域下的名著阅读备考,可以让“名著知识”进阶到“名著见识”,完成阅读的内化和输出。

吴穗华分析,2021年语文中考将稳中有变。与过去相比,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将逐步减少,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将增加,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测试情境,构建在场任务,从技能走向素养。

为此,师生要更新语文教育评价观:一直以来以知识和技能为测试内容的考试评价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以情境作为评价载体”已经成为各国教育评价变革的基本共识。和语文知识与技能不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真实的情境与言语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

历史

增考历史科

自2021年起,广州增加了历史作为文化科的中考科目,分值90分。

学习:初中三年,三步学历史

广雅实验学校初三历史备课组老师认为,针对新形势的要求,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要正视历史作为中考科目的事实,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容量和准确性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还要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因此,如果想毕其功于一役,把问题都留在初三来解决或者考前突击,是不可取的。需要学生平时协调各科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时,学生正式接触历史这门学科,大部分都有着碎片式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历史学科意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规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借助各种活动着重引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二时,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初三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卷结构:培养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已公布,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指导历史学习?

备课组老师介绍,非选择题有3道,均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题型,分值占40分,可以看出历史中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历史核心素养以及对新情景、新背景条件下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史料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经典史料,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树立“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夯实基础知识,通过画时间轴、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搭建知识框架,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备考:培养历史兴趣,带着问题学历史

新中考方案预示着今后的历史学习与以往有何不同?

备课组老师指出,今后的历史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素养能力的提升。广州中考逐渐向省中考过渡,所以,老师在备考时也会参考省中考的方向和命题风格,从知识立意向核心素养立意转变。学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带着问题深入历史的学习。

备课组老师建议,针对中考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自主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的情况,备课组要落实集体备课、高效备考。另外,各科组之间要做好协调规划,避免内部竞争、低效备考。同时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合考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考不合卷

2021年广州市新中考方案规定,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个学科将实行合考不合卷,安排在同一场次依次进行考试,试卷分开收发,两科考试中间安排15分钟时间收发试卷,期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

道德与法治:记忆之外,强调独立思考

广大附中初三政治备课组长王有平表示,这给初三的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比如:大部分学生考完一个小时道德与法治后再考历史,在考试精力上会有所松懈,而且涉及到学科思维的转换,需要在平时的月考中提早模拟适应。

考试时长共2小时15分钟,加上中考一般会提前15分钟组织学生进考场,一共2个半小时原则上不能上厕所,也需要提前演练。

王有平认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避免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要改变“文科就是背”的思想,不可否认,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背诵一些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但不是机械记忆,更重要的是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科素养。

对于中考变化,王有平认为老师需要提前谋划,初一初二注重培养学生议题式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三要加强文本阅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和化学合考不合卷

明年起,中考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也实行合考不合卷,每科60分钟。

化学:易懂难精,细心审题

广大附中化学科科组长李璇老师表示,学生以往从未有过合考不合卷的考试经验,要尽快适应新的应考习惯。

根据已经公布的题型、分值等消息来看,化学虽然题量减少,但对学习能力水平的要求(尤其是非选择题)并不会降低,所以应该依然是一门“易懂难精”的科目。而选择题分值增大,意味着学生必须在初三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细心审题的解题习惯。

李璇表示,对于化学,中考考试内容没有减少,要求没有下降,解决时间紧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盐和碱的溶解性”是初三必须掌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在每一节化学课中逐步渗透,学生在课后“及时记忆”是致胜法宝。

物理:回归课本,自我纠错

物理试卷结构已公布,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实验操作为10分,卷面为90分。考试时长由原来的100分钟减至60分钟,题量也相应减少。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占3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8题,占60分。

广大附中物理科组长黄欢分析指出,分析近几年的广州物理中考试卷,不难看出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开始着重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纠错的能力。

黄欢提醒,随着中考科目的增加以及考查方式的变化,学生的脑力、体力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学生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以及作息时间表,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以适应合考的变化;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应回归课本,注重物理概念、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此外,要对自己的思维和参与活动的情况用自我监控的方法进行反思,例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思维顺序是否存在问题,应如何改进。

黄欢提醒学生,不应将实验操作考试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学生应注重平日课堂中每一次实验的机会,明确实验目的,认真听老师对实验操作的讲解,认真观察老师的正确示范。实验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只有不断经历并习得了相关操作技能,才能应对操作考试中所出现的变化。

链接

新中考采用“4+4”模式

11月1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显示,2021-2023年,广州中考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含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8个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

与现行中考政策相比,增加了历史科目,分值90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全省高考综合改革“3+1+2”模式的有效衔接。

语文增设了附加题,8分,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合理的方式适当拉开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考试实行“合考不合卷”,合考的两个学科安排在同一场次依次进行考试,试卷分开收发,两科考试中间安排15分钟时间收发试卷,其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道德与法治分值调整为90分。物理和化学分值不变,各100分。录取计分科目满分为810分。

编辑:王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解读这张照片背后的一组数字
16:51
习近平: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16:51
习近平眼中的体育强国
16:51
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金句
09:48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09:47
广东政协去年一年协商议政硕果累累 共收到提案1192件
09:47
省政协委员建议:办培训班教老人用手机 推动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
09:46
省政协委员建议:广东应先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09:46
教育卫生乡村振兴 省人大代表带来基层心声
09:46
省中医院再派两专家驰援河北 邢台市第二医院首批新冠患者出院
09: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