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胡文涛 陈晓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夏嘉欣 通讯员 欧少彬 杨欣
“学过无数单词,译过无数句子,却发现,终无一词一句能配上你的美。感谢1965年的建校,让我能在2020年,站在你的怀抱……”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迎来55周年华诞之际,广外师生纷纷为学校献上独特的“表白”。
五十五载峥嵘岁月,一心一意卓越前行。广外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广东乃至国家沟通世界的一扇窗。
“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追求卓越,开启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这是广外向“十四五”进军吹响的号角。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表示,广外要在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与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谱写广外发展新篇章。
坚持国际化办学之路 培养多学科融合人才
11月30日,由广外承办的第十九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对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分享、师生互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多边合作进行了探讨。这是广外第三次承办该论坛,每年高密度、高规格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是广外教育国际化特色的生动诠释。
2012年第三次党代会上,广外党委提出了将学校建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广外发展确立了新的航标。如今,“国际化”已成为广外最核心、并得到社会公认的最重要的办学特色。
近五年,广外的国际社会“朋友圈”大大拓展,有合作交流关系的境外高校和机构增至465所。承办6所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在省属高校中承办数量最多。每年千名学生获出国(境)学习交流机会,60%以上教师具有国(境)外留学、进修或工作背景。学校成为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合作院校,“亚洲校园”示范项目获评优秀,教育国际化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外目前开设包括28个外语语种在内的67个本科招生专业,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今年,学校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利用多学科、多语种的综合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急需的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等。采用“语言复合+专业复合”、“国际组织课程+国际组织实习”、本硕连贯学习以及与国(境)外高校协同培养等模式,深入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隋广军表示,“‘十四五’期间,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广外正推动非通用语种专业与经管法等非外语专业的深度融合,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新增2-3门公共外语语种,打造系列“多语种+专业”“专业+多语种”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项目。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隋广军认为这是广外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
持续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大力打造学科发展高地
今年9月,广外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入驻中新广州知识城,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优势和优质国际合作网络,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揽引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广外“一平台、一高地、一集群、一基地、一品牌”等“五个一”的共建体系版图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
“进驻中新广州知识城拓展学校办学空间,优化布局结构,有效整合了办学资源,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广外校长石佑启表示,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双方携手合作有助于整合战略资源。广外将建立复合型“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地,打造科学研究高地,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打造“国际样板”。
据介绍,广外始终坚持本科人才培养、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学校办学指标屡有突破。22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全国外语类院校排名第一;外国语言文学上榜“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中国顶尖学科”(排名前2%),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排名前20%,另有6个学科位列学科排名前30%-50%。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新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改善了学科的布局和结构,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的学科体系结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学科的高地,通过有机融合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石佑启表示,近年来,广外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空间,把卓越和一流作为专业建设的目标追求。
石佑启介绍,广外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包括推进专业标准化建设,开展保合格、上水平、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鼓励专业参加国际认证,力争将学校70%的本科专业建成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比例达到50%。创建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品牌,力争建成100门左右校级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打造20门左右符合国外学习者需求的“国际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培育一流本科教学队伍,加强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引育,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创新开展基层教学教研活动,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深度协同育人,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力争新增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重大突破。
近年来,广外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全国排名跃居第41位,仅2020年获资助国家级项目就达54项。
重点建设高端新型智库集群 聚焦国家战略展现广外智慧
庚子初春,疫情在全球蔓延。困难时刻,广外师生纷纷利用专业知识,化语言为力量,支援战疫一线。广外学子组成覆盖俄语、意大利语、日语等语种的志愿服务队,支援白云机场海关,助力做好翻译工作,荣获今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教师艾河旭冒着“穿防弹衣出勤,与流弹作伴”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奔赴支援伊拉克抗疫前线;四位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疫情警示语海报和广播的外语翻译工作,为防疫抗疫提供了智力支撑。
隋广军表示,这群“逆行”的师生不仅在身体力行地为社会贡献广外之智,更体现了作为一名广外人的担当和责任,生动诠释了广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和“有德、有才、有情、有义”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理念。
作为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外语人才最集中的高校,广外立足于“小语种服务国家大战略”,陆续开设了波斯语、捷克语、孟加拉语、塞尔维亚语和土耳其语等多国家语种专业,为促进国家、地区间商贸与人文的往来与沟通提供了人才支撑。
近年来,广外不断加强高端新型智库集群的建设,推进“小平台、大网络”智库建设,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因应“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成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非洲研究院等一批新型高端智库机构。服务决策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为国家和广东发展贡献“广外智慧”。
如今,“广外智慧”正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广外足迹”也遍布各大赛场以及边远贫困地区。3500余人次参与各类国际赛会翻译服务,20余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66人参加“西部计划”,1500多人次干部师生下乡扶贫。
“广外科研不是坐在书斋里,是真正落实到国家与地方的发展。广外从未懈怠,勇担传播智慧的使命,向建设高端智库服务国家战略的新高度迈进。”隋广军表示,广外将继续整合优势学科资源,聚焦“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要举措。
对话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
确保到2025年将学校建设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羊城晚报:广外的办学强调国际化,同时也强调思政建设,为什么?
隋广军:国际化始终是广外最核心、最重要的办学特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并坚定秉承这样一个共识:越是开放办学、强调国际化办学特色,越是要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高举旗帜,立德树人,教育和引导师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运用,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奠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调。
羊城晚报:您提出要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请问广外的思政工作有怎样的特色?
隋广军:广外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六大工程”(政治安全工程、价值引领工程、学科育人工程、阵地管理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载体创新工程)为抓手,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方向,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形成了具有广外特色的思政模式——“铸魂•系扣”工程就是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纵深发展、向基层落实的创新举措,打造理论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创新平台。同时,广外还专门打造了国情育人模式,目前正立项建设10门“当代中国”系列全英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未来,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高校中推广运用,将课程建设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难题,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羊城晚报:广外未来五年的发展如何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实现下一个五年跨越?
隋广军:“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加快建设成为国家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关键五年。学校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六大领域新突破,确保到202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目标有:努力实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超过一半(50%);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2个;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比例达到30%;科研创新成果实现“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四大建设新进展;高水平社会服务在全球经济治理、区域与国别研究、开放经济、区域法治、周边外交关系等领域形成五大品牌;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博士学历(学位)、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比例达到60%等。
在发展路径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尊重科学,深化内涵,崇尚创新,厚植开放,坚持人本,显著增强学校发展动力,高质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对话广外校长石佑启:
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工作
羊城晚报:广外如何适应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提供更好的本土国际化教育,满足社会新需求?
石佑启: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学方式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广外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拥有海外经历的老师占60%以上,可以通过老师在线下的辅导,以及线上教学的新途径,让学生不出国门也能完成留学的学习任务,这使得广外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同时,广外积极加强与国外探索新型的合作模式。近年来,我校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推进,以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为重点,拓宽合作网络,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的国(境)外大学及文化机构增至465所。联合40家世界知名高校、国际权威期刊和语言服务知名企业,发起成立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积极发挥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平台作用,开拓AFW教师研修项目,为校际教师交流搭建平台。师生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设立世界名校合作项目、海外名师讲学项目、学生国(境)外访学项目等,各类学生交流项目增至260个。这些都可以为提供更好的本土国际教育创造条件。
羊城晚报:近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广外在大湾区的教育合作又将如何开展?
石佑启:广外国际化发展特色鲜明,湾区校园项目通过融合粤港澳三地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广外助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之一。比如,湾区校园项目将与广外“亚洲校园计划”、“欧亚校园项目”互相借力,互相融合,相互赋能,在推动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将积极与世界一流高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及广外海外合作院校之间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开展高质量教育和科研交流合作,加快广外整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汇聚教育和人才发展新动能,为助推大湾区国际教育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实践范例。
羊城晚报:您提出学生是大学的主体,结合当前产学研用的需求,广外在人才培养上将有什么新举措?
石佑启: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广外将大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具体举措包括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继续完善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学分制改革,学生能够在选专业、选老师、选课程、选修读的年限上拥有更多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数据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获评A档,位列广东第一,学校成为全省拥有学科进入前5%的四所高校之一。
●“十三五”期间,在聘云山学者从20余名增加到197名,增加近9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数新增60人次。
●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战略决策研究基地,成为广东省首个人文社科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个有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高层次科研项目承接能力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获资助科研项目1134项;获资助科研经费1.7213亿元,相比“十二五”期末增长41.1%。高层次项目立项数屡创新高,获资助国家级项目170项,相比“十二五”期末增长49.1%,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10项、重点11项,相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1%。
●成果产出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含SSCI、A&HCI、SCI)671篇、出版学术专著302部,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81%、增长18%;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9项,其中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发表论文4篇,8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或热点论文。CSSCI期刊论文发表数在全国排名跃居第58位。《汉法大词典》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