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教育

面对疫情大考,广东高校交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答卷”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1-01-11 17:29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1月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了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揭牌仪式。从“经济与管理学院”变身“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学校为提高公卫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蓄势待发”。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在疫情的大考面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短板。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广东高校如何响应社会需求,交出培养人才的“新答卷”?

广州中医药大学:加快推进学科建设,计划培养预防医学、中医药防疫等人才

“广州中医药大学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意味着学院内涵建设迈出新步伐。”揭牌仪式上,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提出,希望该校尽快发展成为全省高层次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广东省卫生政策制定的有影响力的智库。

“更名是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努力把学院建设为‘中医药名片’。”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尚成表示,新学院将按照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计划第一步新设预防医学、中医药防疫、公共健康政策等几个国家急需、面向未来的学科。学院将联合预防医学教研室、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等校内机构,整合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师资力量,完善已有的较成熟的教学方案,最终达到“强特色、入主流”目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揭牌仪式 图/陈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持续性的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非医学科和中医学的“捆绑效应”,突出主体、强化两翼,大力推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周尚成认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复合模式,弥合临床和预防医学的裂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新学院的建设,恰是学校利用学院已有的管理学、心理学基础,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公共卫生专业的复合度,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人才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处置能力。”

中山大学:强化公共卫生专硕、博士人才培养,MPH招生扩大两倍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新冠疫情的挑战,也对MPH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卢次勇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强化MPH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MPH培养规模。2020年,中大MPH招生较前一年数量扩大了两倍,把MPH教育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2020年,中大入选教育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学院为此建立和完善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与MPH教育的衔接。学院搭建了“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加强MPH在线课程、虚拟仿真、案例推演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加强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控,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MPH的研究生及早淘汰。

2019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带一路”全球卫生尼泊尔实践项目 学校供图

在强化医教协同方面,加强与省级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加强“双师型”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严格导师选聘标准,聘任行业领域知名专家进入研究生课堂教学,并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MPH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中大正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MPH双学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实施“医学+MPH”双学位研究生培养。每年选拔临床、口腔、护理等学科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兼修MPH,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设立校级专项奖学金。“我们还深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科的融通,拓展与优化MPH招生领域。”卢次勇表示,学院将医学检验检测、健康管理、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执法、大数据科学、心理疏导、大众传媒等纳入培养内容,建立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此外,学校还将试点开展应用型公共卫生博士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培养模式。学校要培养能领导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置和防控实践中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为此,制定的培养方案将全球卫生、健康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复合度,丰富人才培养的方向,全面提升岗位胜任力、应急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推动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南方医科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助力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

去年,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要求加快培养公共卫生等专业紧缺人才,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指出,这次抗疫反映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短缺,研究生培养过程多存在重理论、重科研、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不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类同的情况,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的短板更突出。

南方医科大学将如何抓住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培养相关应用型人才?“我们将努力培养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杨杏芬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围绕精准培养目标、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式、完善培养体系、转变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分类人才培养改革,着力培养团队精神好、专业基础厚、知识结构宽、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能够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行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卓越人才。

与此同时,南医大将更加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行政能力相结合,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围绕热带传染病防控、慢病监测与干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控制、卫生应急等方向,实施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高校-实践机构“全程双导师”协同育人培养体系,加强核心理论学习、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据悉,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已培养毕业数百名学术型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为MPH培养单位,已累计培养260多名毕业生;该校中葡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博士学位项目以及商务部援外公共卫生硕士(国际MPH)等特色项目,迄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290多名博士、170多名MPH毕业生。

2020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刘文辉在大年初一申请就地加入武汉市防控队伍,奋战抗疫第一线 学校供图

广州医科大学: 增加卫生应急培养方向,与疾控中心打造联合培养新模式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杨巧媛介绍说,从2018年起,广医公卫学院就与广州市疾控中心联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双方合作成立了广医公共卫生研究院,建立了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新发传染病等多个科研方向。2020年联合开设“公共卫生应急特色班”,是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的新产物。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医’和‘防’结合起来。临床医生在公共卫生应急中发挥着‘前哨’作用,临床医生不能只看到病人、病情,还要学会从群体的角度来分析处理健康问题。”杨巧媛透露,学校正在计划修订2020年临床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开展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应急等不同的课程,使公共卫生教育贯穿临床医学生本科培养的全过程,让未来的临床医生具备公共卫生意识。

目前,广医已完成2020年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招生人数从前一年的15人增加到38人。2020年,广医还以广州市疾控中心为依托,增加了卫生应急方向的MPH培养方向,以满足目前公共卫生应急人才的需求。

编辑:王敏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IBM第四季度营收204亿美元 利润12.64亿美元 2021-01-22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199.78亿美元 净利润58.57亿美元 2021-01-22
  • LG电子回应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传闻:正研讨所有可能方案 2021-01-22
  • 2020年5G手机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表现最佳 2021-01-22
  • 荣耀V40发布:首个双层纹理镀膜+全面色彩管理屏 2021-01-22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广州沙仔岛将形成国内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冰块晶莹剔透 宛如钻石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际锐评丨谭德塞的焦虑如何缓解?中国给出答案
2021-01-23 12:28:54
接种点很多但疫苗不够!美国多个接种点关闭大量预约被取消
2021-01-23 12:28:54
蓬佩奥暗示将选美总统?美媒直指:史上最差国务卿
2021-01-23 12:28:54
外交部:中方制裁蓬佩奥等人完全正当和必要
2021-01-23 12:27:59
广州从化:举办超过50人参加的活动需报备
2021-01-22 21:56:2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面对疫情大考,广东高校交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答卷”
金羊网  作者:陈亮  2021-01-11
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广东高校如何响应社会需求,交出培养人才的“新答卷”?一起来看看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1月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了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揭牌仪式。从“经济与管理学院”变身“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学校为提高公卫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蓄势待发”。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在疫情的大考面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短板。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广东高校如何响应社会需求,交出培养人才的“新答卷”?

广州中医药大学:加快推进学科建设,计划培养预防医学、中医药防疫等人才

“广州中医药大学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意味着学院内涵建设迈出新步伐。”揭牌仪式上,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提出,希望该校尽快发展成为全省高层次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广东省卫生政策制定的有影响力的智库。

“更名是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努力把学院建设为‘中医药名片’。”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尚成表示,新学院将按照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计划第一步新设预防医学、中医药防疫、公共健康政策等几个国家急需、面向未来的学科。学院将联合预防医学教研室、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等校内机构,整合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师资力量,完善已有的较成熟的教学方案,最终达到“强特色、入主流”目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揭牌仪式 图/陈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持续性的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非医学科和中医学的“捆绑效应”,突出主体、强化两翼,大力推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周尚成认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复合模式,弥合临床和预防医学的裂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新学院的建设,恰是学校利用学院已有的管理学、心理学基础,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公共卫生专业的复合度,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人才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处置能力。”

中山大学:强化公共卫生专硕、博士人才培养,MPH招生扩大两倍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新冠疫情的挑战,也对MPH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卢次勇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强化MPH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MPH培养规模。2020年,中大MPH招生较前一年数量扩大了两倍,把MPH教育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2020年,中大入选教育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学院为此建立和完善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与MPH教育的衔接。学院搭建了“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加强MPH在线课程、虚拟仿真、案例推演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加强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控,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MPH的研究生及早淘汰。

2019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带一路”全球卫生尼泊尔实践项目 学校供图

在强化医教协同方面,加强与省级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加强“双师型”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严格导师选聘标准,聘任行业领域知名专家进入研究生课堂教学,并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MPH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中大正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MPH双学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实施“医学+MPH”双学位研究生培养。每年选拔临床、口腔、护理等学科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兼修MPH,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设立校级专项奖学金。“我们还深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科的融通,拓展与优化MPH招生领域。”卢次勇表示,学院将医学检验检测、健康管理、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执法、大数据科学、心理疏导、大众传媒等纳入培养内容,建立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此外,学校还将试点开展应用型公共卫生博士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培养模式。学校要培养能领导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置和防控实践中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为此,制定的培养方案将全球卫生、健康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复合度,丰富人才培养的方向,全面提升岗位胜任力、应急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推动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南方医科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助力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

去年,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要求加快培养公共卫生等专业紧缺人才,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指出,这次抗疫反映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短缺,研究生培养过程多存在重理论、重科研、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不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类同的情况,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的短板更突出。

南方医科大学将如何抓住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培养相关应用型人才?“我们将努力培养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杨杏芬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围绕精准培养目标、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式、完善培养体系、转变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分类人才培养改革,着力培养团队精神好、专业基础厚、知识结构宽、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能够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行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卓越人才。

与此同时,南医大将更加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行政能力相结合,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围绕热带传染病防控、慢病监测与干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控制、卫生应急等方向,实施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高校-实践机构“全程双导师”协同育人培养体系,加强核心理论学习、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据悉,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已培养毕业数百名学术型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为MPH培养单位,已累计培养260多名毕业生;该校中葡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博士学位项目以及商务部援外公共卫生硕士(国际MPH)等特色项目,迄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290多名博士、170多名MPH毕业生。

2020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刘文辉在大年初一申请就地加入武汉市防控队伍,奋战抗疫第一线 学校供图

广州医科大学: 增加卫生应急培养方向,与疾控中心打造联合培养新模式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杨巧媛介绍说,从2018年起,广医公卫学院就与广州市疾控中心联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双方合作成立了广医公共卫生研究院,建立了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新发传染病等多个科研方向。2020年联合开设“公共卫生应急特色班”,是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的新产物。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医’和‘防’结合起来。临床医生在公共卫生应急中发挥着‘前哨’作用,临床医生不能只看到病人、病情,还要学会从群体的角度来分析处理健康问题。”杨巧媛透露,学校正在计划修订2020年临床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开展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应急等不同的课程,使公共卫生教育贯穿临床医学生本科培养的全过程,让未来的临床医生具备公共卫生意识。

目前,广医已完成2020年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招生人数从前一年的15人增加到38人。2020年,广医还以广州市疾控中心为依托,增加了卫生应急方向的MPH培养方向,以满足目前公共卫生应急人才的需求。

编辑:王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解读这张照片背后的一组数字
16:51
习近平: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16:51
习近平眼中的体育强国
16:51
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金句
09:48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09:47
广东政协去年一年协商议政硕果累累 共收到提案1192件
09:47
省政协委员建议:办培训班教老人用手机 推动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
09:46
省政协委员建议:广东应先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09:46
教育卫生乡村振兴 省人大代表带来基层心声
09:46
省中医院再派两专家驰援河北 邢台市第二医院首批新冠患者出院
09: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