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崔晓君 通讯员 庄巍 华轩 李伟苗 杨柳青 图/受访者提供
日前,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431名中国奥运健儿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在多个项目中摘金夺银破纪录,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其中有约20位运动员是来自广东高校——
打破100米短跑亚洲纪录的暨南大学副教授苏炳添;包揽跳水男子3米板单、双人两金的暨大研究生谢思埸;包揽女乒冠亚军的深大校友、深大乒乓球俱乐部队员陈梦、孙颖莎……
参加奥运的师生将如何把“奥运经验”带回学校?广东高校日常如何培养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广东多所高校,尝试摸索广东高校“体教融合”的新路径。
广东高校健儿摘金夺银破纪录
在今年出征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健儿中,有不少“出身”广东高校圈。他们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上一次次突破自己,佳绩频传。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并在闭幕式中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暨大2019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谢思埸获男子单人3米跳板、男子双人3米跳板“双冠军”;暨大2018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陈艾森与队友摘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银牌。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学子们的奥运成绩单也十分耀眼。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毕业生刘诗雯夺乒乓球混双银牌;公共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生刘虹以1小时29分45秒成绩摘得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铜牌;体育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梁小静和队友葛曼棋、黄瑰芬、韦永丽在田径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排名第六,创造了中国奥运历史最好成绩;体育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余贺新在男子5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22秒14排名小组第6;体育学院2014级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黄博凯在男子撑杆跳高资格赛中,以5.50米的高度创造个人赛季最好成绩,位列小组第11名。
深圳大学的健儿们更是横扫多个项目的金牌——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深大学子2020级运动训练专业杨浚瑄和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汤慕涵携手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在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深大乒乓球俱乐部队员陈梦、孙颖莎包揽冠亚军,两人同时斩获女乒团体冠军;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俞李妍在游泳女子200米蝶泳中位列第六;就读于深大师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彭旭玮在女子200米仰泳、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分别获得第七与第四名。
此外,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输送的8名运动员获得2金3银1铜、一个第五、一个第七的优异成绩。网友们喜爱的“小胖”、乒乓球男团冠军、男单亚军樊振东以及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被称为“天才少女”的全红婵均来自广州体职院。
暨南大学:计划安排苏炳添上开学第一课
8月6日晚,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率队,和谢震业、吴智强、汤星强在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以37.79秒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暨大同学在赛后纷纷为自己的老师“点赞”。
“苏教授让我感到十分骄傲与自豪,他在比赛过程中顶住压力向世人展现了暨南‘苏’度、中国‘苏’度,作为一名老将的不服输、不畏老、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暨大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陈一航同学赛后表示。
暨大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表示,奥运结束后,苏炳添将会回归老师身份,回到校园开设课程。“学校将根据苏炳添的任务情况和时间表作教学调整,计划安排苏炳添做开学第一课和公开课。以往每次安排上课,苏老师都会保质保量完成这些大课、专业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观赛现场就有不少学生曾上过苏炳添的课,得到他的专业指导。“苏老师的教学模式是我见过最轻松融洽的,和比赛时的严肃认真不同,他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和他赛跑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暨大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吕艳兰回忆说,苏炳添还对她的起跑和途中跑技术进行了一对一指导,亲自示范、详细讲解、耐心传授,在她做到位之后再继续下一步教学。
暨大副校长王兵表示,苏炳添现在以借调身份参加奥运会,奥运会后将慢慢回归大学成为教师,将通过他的课堂把更多的经验与学生们分享,希望全体暨南人学习苏老师敢于拼搏、勇于超越的精神。
活动现场,苏炳添的微信头像也意外“曝光”——他把日本漫画《龙珠》中的男主角孙悟空作为自己的微信头像,让大家看到赛场上严肃庄重的“苏神”,还有童趣可爱的另一面。
深圳大学:师生团队为运动员提供体能训练等全方位服务
“这是深圳大学多年来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大人’在奥运赛场上展现出精湛高超的运动技能和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谱写了深圳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在本届奥运会上,以陈梦、孙颖莎、杨浚瑄、汤慕涵为代表的“深大人”摘金夺银,让深大一举成为广东高校“奥运奖牌榜”榜首,也获得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祝贺。
深大为何能获此佳绩?深大体育部主任、体育学教授曾小松指出:“近年来,深大引领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先河,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据悉,在深圳市的支持下,深大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进行建立运行乒乓球职业俱乐部的尝试。学校体育学科利用强大的师资资源组建了优秀的管理和科研团队,在运动员备战和比赛期间深入到俱乐部进行体能训练、科研等全方位的支撑工作。“目前,国内高校职业俱乐部还相对较少,深大作为先行者在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探索成果。俱乐部主要队员本次获得多枚金牌,彰显了广东高校在竞技体育中的积极作用。”曾小松表示。
同时,深大利用人才优势,从选拔赛开始便选派体育学研究生到游泳运动队直接负责汤慕涵、俞李妍等队员的体能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既为运动员提高成绩作出实际努力,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拓宽服务方向。”曾小松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深大在体教融合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深大体育部副教授秦毅认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也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为此,学校从开学就对每一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爱国爱党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所应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学校要求高水平运动员不断抓好各门功课的学习,必须通过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否则不能毕业。
华南师范大学:回校就要做实验,提升运动员理论水平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共有3位女生参加了本次奥运会,她们分别是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陈巧珠、2019级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学生宋懿龄和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沈双美。
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如何培养?“我们不是‘送文凭’,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成优秀的体育教师。”华师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黄波教授表示,在职业运动员纷纷进高校任教的“大潮流”下,华师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致力于为各高校、各阶段学校培养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这不仅是国家拔尖体育资源的“社会回流”,同时也是为职业运动员未来发展作好充分“武装”。
据了解,华师针对职业运动员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体教融合育人模式。学校坚持要求职业运动员在无赛程的调整期回到学校上课,融入普通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安排名教授实施一对一的专业课程教学,让他们感受内涵丰富的师范教育和校园生活。同时,利用线上授课、考核等形式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双线培养”。
“她们三个一回学校就要上实验室做实验。”黄波告诉记者,学校早已制定了一系列“高水平运动员实验项目”,包括间歇无氧运动训练课负荷量、能量代谢水平、心脏泵血功能等指标评价近十个项目。“通过测试和实验,让他们知道各项数据代表什么,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对身体的把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职业运动员打造成“行走”的“校园文化”,通过讲座分享等方式让其体育精神浸润校园,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标杆。黄波说:“职业运动员会将国家队的成熟经验带到高校课堂,陈巧珠就曾在课上为同学们一板一眼地作技术示范,这是一个双向互利的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对运动员班实行制度化与个性化管理培养
本次奥运同样不乏“华工人”的身影——乒乓女将刘诗雯、“竞走女皇”刘虹、助力中国女子4×100米接力时隔21年挺进决赛的梁小静……记者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的奥运健儿主要来源于工商管理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高水平招生,以及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华工人之所以能活跃于体坛、争光于奥运赛场,离不开华工完备的运动员培养管理体系。
华工体育学院院长樊莲香告诉记者,华工运动训练是国家一流专业,学校专门制定了运动训练专业优秀运动员班管理办法,对相关运动员的学籍、学业、训练、评优保研等进行制度化管理。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面授或线上教学保证教学进度,以课程考核和学科论文等作为评价形式,尽量使运动员的学业跟紧不耽误。
对于在省队或入选国家队的同学,华工同样采取制度化管理。要求同学们在训练之余,根据教学进度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完成作业和学科论文。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在其休整期要求返校进行个别辅导以完成学业。选择退役的学子可以回华工继续完成修读学分及毕业论文工作,训练竞赛按照学校运动队日常管理。
在保研方面实行单独列项,与普通学生区分开来,不仅是奥运健儿,其他在国际上或国内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都有资格参与竞争。
除了制度化管理外,华工还实施个性差异化培养方式。樊莲香介绍称,“即使运动员们长期在国家队训练,学校老师们也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关心他们在国家队的训练状况和困难,根据他们的间歇时间制定完整的教学课程计划,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樊莲香举例说:“梁小静在奥运会前换了教练,教练对其热身的运动量要求比较大,她一时难以适应,同时国家队优秀的年轻队员在后面紧追不舍,以至于她在一段时间内心理压力很大,训练状态低落。”当她的硕士生导师黄炜皓教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她沟通,从心理和理论层面进行指导,指出她的个人优势,分析教练改变计划的意图,鼓励她主动适应、扬长补短。“通过几次疏导,最终使她冲破心理屏障,并取得成绩上的突破。”
据了解,梁小静也很关心母校体育事业发展,时常利用休假时间返校,或是参与田径队的训练,指导师弟师妹;或是参与到学校运动会中,与同学们同场竞技;在交流中她鼓励同学们热爱体育、主动锻炼、享受奔跑,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国家的优秀人才。
广州体育学院:带回奥运实践经历作为“活教材”
除了参赛运动员,广东高校还派出老师担任裁判员、研究员。广州体育学院出征的3人中,运动训练学院孙健教授担任摔跤项目技术官员,体育教育学院田径教研室高级教练黄淡伟老师出任国家田径队男子、女子接力队主教练,运动与健康学院霍科林博士担任曲棍球项目科研人员。他们均表示,本次参会的宝贵经历对他们日后的体育教学大有益处。
在万众瞩目的男子4×100接力赛中,中国队以0.09秒的微弱差距,遗憾错过奖牌,“实际上,0.01秒的差距都能说明很多问题,我们队伍因为集训时间短、配合度不足在交接棒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黄淡伟分析说。
作为中国队的“幕后功臣”之一,黄淡伟也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回国完成隔离后,他将回到广州体育学院正式任教。他指出,手型、配速、阵容安排、默契程度等都会影响交接棒,他将及时总结接力跑的交接技术,助推学校、广东、全国短跑运动的发展。“同时,我会把本次奥运和以往大赛的宝贵经验、所见所闻带回学校,作为日后理论研究的‘助跑器’和专业教学中最生动有力的‘活教材’,并加大力度探索‘体教融合’。”黄淡伟说道。
“回来后最重要的是把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努力拼搏、敬业奉献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孙健表示,作为教师登上专业领域的“顶级舞台”是一件无限光荣的事情,将把自己的“奥运经验”融进日常教学工作中,“一是中国体育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二是技术动作的最新变化和国际趋势;三是竞赛规则要求和判罚尺度……用自己的观察感悟开拓学生视野,启发他们站在专业发展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