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教育

【视频】因1000元生活费吵起来了!大学生家长每月该给多少合适?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唯 发表时间:2021-09-13 14:31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尧丹 孟晓冰 通讯员 郭莉敏 王丽君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尧丹 孟晓冰

最近,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在视频中,一位中年男子和自己上大学的女儿因为1000元的生活费发生争吵:女儿觉得1个月1000元生活费不够,父亲则觉得足够。

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论。那么,大学生1个月1000元生活费究竟够不够用?家长和孩子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双方的经济关系呢?

学生:吃饭占据大头,使用“花呗”感觉并不“爽”

一个普通大学生1个月究竟要多少生活费?记者了解发现,接受采访的广州市大学生普遍表示,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不够用”。

暨南大学的叶同学算了一笔详细的账:“就算顿顿都在食堂,一日三餐加起来也要30左右,光吃饭一个月就是900元了。我大一刚开始就是1000元生活费,但不大够,后来就涨成了1500。再加上实习攒的小金库,现在的生活费够用了。”

采访中,受访同学都或多或少有过生活费“升级”的情况,中山大学卢同学表示,1500元生活费在大一可能还勉强够用,之后感觉“物价飞涨”,生活费就涨到了2000元,偶尔还得再向父母拿额外的零花钱。

华南师范大学向同学是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常常需要购买专业学习使用的美术用品,1500元的生活费就显得“捉襟见肘”,“三餐外还会买东西吃,跟同学出去玩还有购买美术用品,这几项消费会互相冲突,1500元没法支撑,需要再向父母求助。”向同学表示。

大学生的生活费都花在哪里了?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干饭”支出占比最大,不少同学有2/3乃至3/4的生活费都用吃喝饮食上,其余则用来支出水电费、空调费等固定支出,以及加上买些喜欢的东西,基本每个月底都是“穷得叮当响”,很少有同学能从父母所给生活费中攒下钱来。

如果生活费不够用怎么办?向父母求助、校内校外兼职、实习接单、奖学金、花呗消费……大学生的解决办法多多。向同学目前除了固定兼职外,在业余时间还常常利用专业所学接单,“例如设计一些小程序图标、海报、logo之类的”,现在她的生活费已经完全够用。

但是,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超前消费”。暨南大学的陈同学除了实习攒“小金库”之外,还会使用花呗借款消费。“大一用得比较多,之后花呗额度增大就越用越多。有一段时间买了相机,花呗已经快还不上,从那之后就开始少用了”。

记者了解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的花呗使用并不罕见,有人是为了购买生活费无法负担的商品,有人则是在生活费用完时轻微使用。但使用过花呗的受访者均表示,自己会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使用,直到还清关掉。

华南师范大学的向同学向记者表示:“有时候后面赚到的钱都用来还款了,就很不爽。”长期的使用过后,她现在并不认可使用花呗进行“超前消费”的做法。

家长:希望孩子理性面对自己的经济水平

那么,在家长的眼里,对生活费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广东医科大学徐同学的家长认为,基本生活费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保障,让孩子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读书,有条件的家长给予适当的生活费是支持孩子完成学业有力后盾。“我认为每个月给多少合适,要根据家庭的整体收入情况、孩子所在城市消费水平及孩子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

徐家长介绍,目前孩子的生活费不是每个月固定,根据孩子在校情况有变动。生活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固定生活开支,一部分是弹性开支,如购买学习资料、换季买衣服等。“大概1个月1500—2500,孩子也会跟我们沟通他的花费情况。”

徐家长认为,家长要尽力满足孩子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要什么就有什么,养身不劳而获或者“蛀虫”的消费习惯。

“如果计划外的开支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我们会鼓励他兼职挣钱,或者提前规划存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徐家长说,“除了他自己挣钱或者存钱,我们也会有一些奖励,例如通过某项学业以外的资格证考试,或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拿了奖学金。这种方式也是向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的消费观念是不小气、不攀比,理性面对自己的经济水平。”徐家长说,“我们会告诉他作为学生你现在每个月大概多少合适,我们并不会毫无底线的给他超出实际需求的量。同时,已经给他的钱不会过多干涉,他可以自由支配”。

专家:家长不要过度强调经济困难,学生要警惕校园贷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大部分月均消费在1000元—2000元左右。1个月1000元是基本标准,但如果学生1个月中有社交开销或者添置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困难。

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继波博士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对于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家庭的确需要提供一定的生活费,否则,学生需要为了生活而花大量时间去兼职挣钱,必然会影响学业。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每个月应该拿多少生活费呢?李继波建议家长从7个方面进行判断,即家庭条件、所在城市、学校位置、学校类型、所学专业、社团活动、回家频率。

例如孩子在一线城市、学校在市中心、学校是民办学校、社团活动多肯定开销相对较大,需要比较高的生活费。不同的专业需要的生活费用也不太一样,比如绘画、书法需要买材料等等。如果孩子回家次数比较多,往返的交通费也是一笔钱。

作为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金钱和理财观念也极为重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拥有财富只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金钱是一种工具,只是协助个体达成自我成长的目标。”李继波指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引导子女勤俭节约,养成朴实的生活作风。例如消费前,父母可以跟孩子共同拟一个计划,大致确定吃饭、娱乐等支出数额,同时督促孩子学会记账等。

“另外,父母特别要提醒孩子注意警惕校园贷,提前打好预防针。”李继波强调,“如果孩子有额外的消费需求,合理的,家长要多多满足;冲动消费时,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满足再教育引导。家长无需过度强调经济困难,这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李继波指出,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给的生活费是用来保障最基本生活的,比如饮食、生活用品等。同学们应该要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有许多问题(比如情感、德行)仅靠金钱解决不了。“同学们偶尔会有冲动消费,这可以理解,但不建议在冲动消费后采用节食等方式‘省钱’”。

李继波表示,“同学们要认识到父母挣钱之不易,减少虚荣性、享乐性和冲动性消费。如果自己确有需要,可以在闲暇时通过正规的渠道找一些兼职,例如校内兼职助理等。但不要耽误正常的学习”。

“其实孩子的金钱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亲子关系和家长教养方式。”李继波认为,父母和子女应该建立起平等的沟通关系,深入了解子女的想法,给子女营造一个舒适有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大学生已经是成人或准成人了,跟中学生不一样,他们应该有权利自主决定一些事情”。

编辑:王敏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文以强省,旅读广东】文旅融合不断涌现新载体:粤读书,悦旅游

  • 【文以强省 旅读广东】广东两批70条历史文化游径串珠成链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1-08-13
  • 第29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今起线上开幕 2021-08-06
  • 近千万元惠民补贴等你来领 广东文旅消费季9月开启 2021-07-20
  • 端午假期首日,广东主要旅游景区未发现人流拥堵现象 2021-06-13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 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正式成立,岳超任首届会长 2021-04-06

皇冠陆放试驾会:体验核心杀手锏

  • 虚拟与现实融合 MG ONE举行全真智驾智舱科技发布会 2021-09-10
  • 新能源汽车闭眼买也能放心开!比亚迪发布e平台3.0 2021-09-09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公告 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 2021-09-02
  • 广汽埃安将开展混改及引进战投 未来择机上市 2021-08-31
  • 比亚迪海豚上市 四款车型售价9.38万元-12.18万元 2021-08-30
  • 10.3万元-13.3万元 东风日产 启辰大V成都车展预售 2021-08-30
  • 改装车、跑车 MG ONE潮型双子首次对公众亮相 2021-08-30
  • 欧蓝德、奕歌领衔 广汽三菱亮相成都车展 2021-08-30

采用UDC屏下摄像头 三星推出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3等新品

  • 2021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九月底在深圳开幕 2021-09-13
  • TCL启动超200亿“旭日计划” 推进生态领先助力产业升级 2021-09-10
  • 从效率领先走向生态领先 TCL发布全球生态战略计划 2021-09-10
  • 互联网C2M新秀量品定制代表亮相广州直播电商节 2021-09-10
  • 由玩到造:资深“胶友”荔湾打造“潮玩梦工场” 2021-09-02
  • 对话资深“胶人”:为中国IP造梦工场 2021-09-02
  • 格力电器巨资接盘银隆 以18.28亿元竞得逾30%股权 2021-09-02
  •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共享充电宝太贵或成过去式? 2021-09-01

基本摸清广东革命文物家底!计有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 还记山水湘城(值得收藏!) 2021-09-03
  • 青海黄河流域河湟文化首次被立法保护:含戏剧、城址、村寨等 2021-08-31
  • 甘肃庆阳非遗香包蜕变记:千年民俗技艺接轨现代“潮生活” 2021-08-31
  • 民乐版《超级玛丽》逗笑观众 2021-08-31
  • “达夫赏饭”后,鲁迅吟出传世诗篇 2021-08-19
  • 演奏家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著名长笛演奏家刘作亮:音乐是有温度的声音,是无法被取代的 2021-07-10
  • 孙中山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 2021-07-09
  • 广东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开展妆彩涂画整治 2021-07-08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美「食」每刻·新加坡”美食节到广州,地道“娘惹菜”等你尝 2021-09-11
  • 【美食】不时不食顺德菜,粗料精做考心思 2021-09-02
  • 【美食】为食猫手记|感动你的是温度 2021-08-09
  • 家乐福“原产地直采”打通全球供应链,秘鲁“森林奶油”直达百姓餐桌 2021-07-30
  • 【美食】芳香蔬菜:清新美味舌尖舞动 2021-06-24
  • 【美食&父爱②】父亲引入门,修行二十年只为一味靓鸡 2021-06-18
  • 【美食&父爱①】关志泉:童年耳濡目染,转几十载找回美食初心 2021-06-17
  • 为食猫手记|记取最美好的味道 2021-06-12
金羊图库
  • 法国冰川学者考察比利牛斯山脉最大冰川 30年后或消失
  • 塔利班接管后首架外国商业航班降落喀布尔
  • 迎战台风“灿都”:上海累计转移安置33.1万人
  • 西安奥体中心场馆亮灯开启“全运时刻”
  • 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北移亚洲象返程
  • 北京反恐特警举行实战技能展示
  • 广东旅博会:领略广东文旅立体之美
  • 地球写真第二波!摄影:刘伯明 汤洪波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1号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将压缩 深圳地铁进入2分钟时代
2021-09-14 11:33:28
江门开平首部红色原创话剧《碉楼·寒燕归巢》举行媒体见面会
2021-09-14 10:59:33
等了11年,极度濒危植物长梗木莲首次开花
2021-09-14 10:47:25
广州电动自行车街头调查:便捷优势成为短距离通勤交通工具
2021-09-14 10:39:01
涉及三地!福建4天新增123例阳性,传播链一图读懂
2021-09-14 10:36:02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视频】因1000元生活费吵起来了!大学生家长每月该给多少合适?
金羊网  作者:孙唯  2021-09-13
1个月1000元是基本标准,但如果学生1个月中有社交开销或者添置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困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尧丹 孟晓冰 通讯员 郭莉敏 王丽君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尧丹 孟晓冰

最近,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在视频中,一位中年男子和自己上大学的女儿因为1000元的生活费发生争吵:女儿觉得1个月1000元生活费不够,父亲则觉得足够。

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论。那么,大学生1个月1000元生活费究竟够不够用?家长和孩子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双方的经济关系呢?

学生:吃饭占据大头,使用“花呗”感觉并不“爽”

一个普通大学生1个月究竟要多少生活费?记者了解发现,接受采访的广州市大学生普遍表示,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不够用”。

暨南大学的叶同学算了一笔详细的账:“就算顿顿都在食堂,一日三餐加起来也要30左右,光吃饭一个月就是900元了。我大一刚开始就是1000元生活费,但不大够,后来就涨成了1500。再加上实习攒的小金库,现在的生活费够用了。”

采访中,受访同学都或多或少有过生活费“升级”的情况,中山大学卢同学表示,1500元生活费在大一可能还勉强够用,之后感觉“物价飞涨”,生活费就涨到了2000元,偶尔还得再向父母拿额外的零花钱。

华南师范大学向同学是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常常需要购买专业学习使用的美术用品,1500元的生活费就显得“捉襟见肘”,“三餐外还会买东西吃,跟同学出去玩还有购买美术用品,这几项消费会互相冲突,1500元没法支撑,需要再向父母求助。”向同学表示。

大学生的生活费都花在哪里了?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干饭”支出占比最大,不少同学有2/3乃至3/4的生活费都用吃喝饮食上,其余则用来支出水电费、空调费等固定支出,以及加上买些喜欢的东西,基本每个月底都是“穷得叮当响”,很少有同学能从父母所给生活费中攒下钱来。

如果生活费不够用怎么办?向父母求助、校内校外兼职、实习接单、奖学金、花呗消费……大学生的解决办法多多。向同学目前除了固定兼职外,在业余时间还常常利用专业所学接单,“例如设计一些小程序图标、海报、logo之类的”,现在她的生活费已经完全够用。

但是,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超前消费”。暨南大学的陈同学除了实习攒“小金库”之外,还会使用花呗借款消费。“大一用得比较多,之后花呗额度增大就越用越多。有一段时间买了相机,花呗已经快还不上,从那之后就开始少用了”。

记者了解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的花呗使用并不罕见,有人是为了购买生活费无法负担的商品,有人则是在生活费用完时轻微使用。但使用过花呗的受访者均表示,自己会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使用,直到还清关掉。

华南师范大学的向同学向记者表示:“有时候后面赚到的钱都用来还款了,就很不爽。”长期的使用过后,她现在并不认可使用花呗进行“超前消费”的做法。

家长:希望孩子理性面对自己的经济水平

那么,在家长的眼里,对生活费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广东医科大学徐同学的家长认为,基本生活费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保障,让孩子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读书,有条件的家长给予适当的生活费是支持孩子完成学业有力后盾。“我认为每个月给多少合适,要根据家庭的整体收入情况、孩子所在城市消费水平及孩子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

徐家长介绍,目前孩子的生活费不是每个月固定,根据孩子在校情况有变动。生活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固定生活开支,一部分是弹性开支,如购买学习资料、换季买衣服等。“大概1个月1500—2500,孩子也会跟我们沟通他的花费情况。”

徐家长认为,家长要尽力满足孩子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要什么就有什么,养身不劳而获或者“蛀虫”的消费习惯。

“如果计划外的开支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我们会鼓励他兼职挣钱,或者提前规划存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徐家长说,“除了他自己挣钱或者存钱,我们也会有一些奖励,例如通过某项学业以外的资格证考试,或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拿了奖学金。这种方式也是向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的消费观念是不小气、不攀比,理性面对自己的经济水平。”徐家长说,“我们会告诉他作为学生你现在每个月大概多少合适,我们并不会毫无底线的给他超出实际需求的量。同时,已经给他的钱不会过多干涉,他可以自由支配”。

专家:家长不要过度强调经济困难,学生要警惕校园贷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大部分月均消费在1000元—2000元左右。1个月1000元是基本标准,但如果学生1个月中有社交开销或者添置生活用品,就有一定的困难。

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继波博士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对于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家庭的确需要提供一定的生活费,否则,学生需要为了生活而花大量时间去兼职挣钱,必然会影响学业。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每个月应该拿多少生活费呢?李继波建议家长从7个方面进行判断,即家庭条件、所在城市、学校位置、学校类型、所学专业、社团活动、回家频率。

例如孩子在一线城市、学校在市中心、学校是民办学校、社团活动多肯定开销相对较大,需要比较高的生活费。不同的专业需要的生活费用也不太一样,比如绘画、书法需要买材料等等。如果孩子回家次数比较多,往返的交通费也是一笔钱。

作为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金钱和理财观念也极为重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拥有财富只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金钱是一种工具,只是协助个体达成自我成长的目标。”李继波指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引导子女勤俭节约,养成朴实的生活作风。例如消费前,父母可以跟孩子共同拟一个计划,大致确定吃饭、娱乐等支出数额,同时督促孩子学会记账等。

“另外,父母特别要提醒孩子注意警惕校园贷,提前打好预防针。”李继波强调,“如果孩子有额外的消费需求,合理的,家长要多多满足;冲动消费时,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满足再教育引导。家长无需过度强调经济困难,这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李继波指出,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给的生活费是用来保障最基本生活的,比如饮食、生活用品等。同学们应该要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有许多问题(比如情感、德行)仅靠金钱解决不了。“同学们偶尔会有冲动消费,这可以理解,但不建议在冲动消费后采用节食等方式‘省钱’”。

李继波表示,“同学们要认识到父母挣钱之不易,减少虚荣性、享乐性和冲动性消费。如果自己确有需要,可以在闲暇时通过正规的渠道找一些兼职,例如校内兼职助理等。但不要耽误正常的学习”。

“其实孩子的金钱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亲子关系和家长教养方式。”李继波认为,父母和子女应该建立起平等的沟通关系,深入了解子女的想法,给子女营造一个舒适有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大学生已经是成人或准成人了,跟中学生不一样,他们应该有权利自主决定一些事情”。

编辑:王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